红军营长中弹牺牲,粟裕沉痛无比,不料,40年后营长突然上门拜访

天婷聊历史 3天前 阅读数 408 #历史

1935年深秋,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屡陷险境。粟裕率部艰难辗转突围,但一名勇猛营长阵亡。面对险恶环境与逼近敌军,这支历经生死的队伍并未失去全部希望。

战斗发生在闽浙赣交界山区。红十军团北上受阻,兵力损耗大,药品匮乏。敌人凭地利火力阻截,粟裕与战士们虽陷包围,仍苦战不屈。

混战关键时刻,新任营长陈兴发,战功赫赫,率战士猛冲敌阵。枪声激烈,他奋勇拼杀,为大部队转移赢得时间。即将突围时,敌弹击中他左眼,穿透头颅牺牲。

红军医疗条件匮乏,头部受伤几无生还。陈兴发倒地,血流不止。粟裕查看,见他身体僵直,心生悲痛,料难存活。形势危急,粟裕含泪率军,战场再燃战火。

战斗后,红十军团伤亡惨重,被迫分散。陈兴发被列入阵亡名单,但幸存战友于尸横遍野中救走他,秘密送医。子弹致其失去左眼,却奇迹生还。

粟裕与其他部队撤离时频繁换区,未能再联陈兴发。他一度重伤濒危,生还渺茫。红军频移,记录难存,多数军人认为他已牺牲。

陈兴发伤愈后未倒下,辗转多地加入陈毅领导的南方红军游击队,在赣南、闽西抗日。当时,陈毅艰难联络零散游击队,但与中央沟通困难,多次失联其他红军部队。

1934年前后,国际共产组织派李德至中国革命根据地。他因国情认知不足,常以个人军事观念指挥,多次导致部队处于不利境地。

萧劲光因误判受挫,却被李德错误指责为作战失误主犯,险遭极刑。陈兴发了解真相后,秘密向毛泽东等汇报。毛泽东权衡局势,力保萧劲光,使其幸免于难。

陈兴发在部队特殊岗位表现出色,曾随萧劲光、粟裕执行隐秘任务,任特务连长而少为人知。1935年,他调任红十军团机枪连连长,后升营长,始终忠诚执行指令。

陈兴发在鏖战岁月中不幸中弹,险些丧命,却未留原部队,继续追随陈毅南线作战。南地山地河谷多顽固势力,且遭国民党围追,游击队穿梭深山,通讯补给艰难。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合作抗日,红军编入国民革命军,南方游击队编入新四军。陈毅奉命传达改编命令,但部分偏远地区游击队因不了解局势,对改编心存疑虑。

在湘赣边区,陈毅与陈兴发传达命令时被游击队误认作“叛徒”扣留,因其拒认“蒋介石”旗号。经打探证实中央指令后获释,游击队道歉,陈毅表示理解。

陈兴发因经历受陈毅重用,常扮农夫、商贩等,携文书电报穿越封锁线送指令情报。多次遇敌,皆凭机智应变安全脱身。

他扮作樵夫挑担翻山,遇敌于路尽头。敌军官因其貌不扬未设防,反令其挑枪行军。陈兴发沉着应对,趁敌松懈,挥扁担打倒敌人,趁乱跃入山坳,子弹掠背,终脱险。

抗战中部队编制频变,战友多失联。解放战时,陈兴发随陈毅赴华东收复失地。上海解放后,他因战事劳累返乡建设。1966年,因健康原因,陈兴发正式退休。

退下后,陈兴发生活安稳,偶访老同志。其战时“神秘身份”少被提及,众人仅知其随陈毅征战,不知他险丧敌手,亦不知其乃粟裕旧部。1973年,萧劲光闻其健在,惊喜万分,嘱地方善待老英雄。

同期,粟裕仍心系昔日部属安危。与朱德等闲聊时,他偶提某次战役中牺牲的基层干部,频表惋惜。殊不知,这位令他痛惜多年的战友其实尚在人世。

1977年夏,陈兴发携简装赴京。数十年后,他虽白发苍苍,却精神饱满。他先访老领导萧劲光,在其安排下终见粟裕。两人战火中历练的手紧握,陈兴发喊“老首长”,粟裕愣后泪目,感慨万分。

众人目睹此景,皆深受感动。粟裕紧握其手,颤声言:“昔以为你捐躯,今知你尚存,实为惊喜。”周围同志见两位战火老兵重逢,皆展露欣慰之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天婷聊历史

天婷聊历史

天婷聊历史,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