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看法|带女儿“蹭跑”马拉松? 科学运动也是“依法带娃”的应有之义

扬眼 5个月前 (12-06) 阅读数 2 #推荐

近日,一位父亲带幼女“蹭”跑马拉松的新闻成为热点,尽管赛事组委会对参赛者作出处罚,其也出面道歉表达这样做不妥,但带给人们的思考不应停止。近年来,陆续有监护人带未成年人进行“极限运动”,有的相安无事,也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在谴责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法律工具可用?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马拉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健身长跑运动,而完全是一种“极限运动”。对于跑者的身体和毅力都是极为严酷的考验,而极限运动是完全不适合儿童甚至是幼童的。很多运动都需要从小练习才能达到专业水平,但讲究循序渐进的过程,过早地上“大量”将是对身体的一种摧残。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家长,带着幼童进行登山、马拉松等极限运动,这是极为不科学的。

马拉松组织者有着保障参赛者安全的义务,若参赛者发生意外并遭受损害,赛事组织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这种责任为有限责任,若参赛者违反规则,则应自甘风险。只要赛事在流程、保障环节中尽到义务,都可以不承担责任。“蹭跑”行为绕开了主办方的年龄限制、身体条件体检限制等种种保障机制,造成的任何后果都应自己承担。而如果“蹭跑”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如因蹭跑导致其他参赛者受伤或财产损失,蹭跑者还应承担侵权责任。

不过看过比赛视频后,笔者仍有疑问,女孩在比赛的后半程一直有“兔子”在伴跑,虽然是出于好心和保护,但主办方为何没有将其直接拦下,而是在其疑似“蹭跑”的情况下仍然保障完全程。有网友说,女孩父亲阻挠了裁判将其带离,但具体原因仍不得而知。仅从过程来看,女孩冒名参赛并跑完全程,明显不合常理,组委会流程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很多时候并没有多少选择权,于是家长的判断和督促就成了他们的全部,但过早涉足这些运动真的适合吗?如何让监护人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呢?笔者认为,如今已经是“依法带娃”的时代,一切皆可有法可循。根据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于监护人没有尽到法律规定的监护责任、让未成年人参与可能危及其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学校、社会、政府部门都有责任及时制止监护人的做法,并对监护人依法进行教育、批评甚至相应的惩罚。而更为严重的,则由司法部门出面,对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纠正监护人失职行为。所以这位父亲不仅违反了赛事相关规定,受到一定惩罚,也有可能违反法律,若造成一定后果,追悔莫及之外也应受到惩处。

我们理解运动之美,也理解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但过早地进行心智身体极限考验,则将锻炼变成了在悬崖上跳舞,有百害而无一利。笔者还希望家长们都能加强“依法带娃”意识,“你的娃不仅仅是你的娃”,更是在法治保护伞下,全社会关切的共同财富。

评论员 刘浏

校对 盛媛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扬眼

扬眼

扬子晚报原创新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