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招聘100名“姜太公”,为60岁以上人群就业开辟更多场景
“可以睡觉、可以打盹、可以发呆、可以闲聊,主打睡觉也能赚钱! ”3月21日,湖南省长沙炭河古城景区宣布,急招100名60岁以上的农民饰演“姜太公”,每天只需要工作2到4个小时,时薪20元并且包吃。这份“神仙”工作岗位一经发布,引发了网友的踊跃报名。
(3月23日羊城派)
“可以睡觉、可以打盹、可以发呆、可以闲聊,主打睡觉也能赚钱!”湖南省长沙炭河古城景区急招100名60岁以上农民饰演“姜太公”,不仅为景区带来独特看点,更给60岁以上人群就业提供了新思路,开辟出更多新场景。
当“日薪+包餐”遇上“睡觉能赚钱”的岗位描述,长沙炭河古城景区这场招聘,意外撕开了老年就业市场的创新切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8亿。在“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的背景下,这场以周朝姜太公形象为载体的银发用工实验,为破解老年就业场景单一化困境提供了鲜活样本。
从社会层面来看,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群体数量庞大。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为”,实现自身价值,同时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60岁以上人群就业渠道较为狭窄,大多集中在环卫、保安等少数领域,工作强度大、薪资待遇低。而“招聘姜太公”是根据景区特色打造出的适合老年人的岗位,大多数老人都能轻松胜任。这是一次积极且成功的探索证明只要用心挖掘、创新思维,就能为老年人创造出更多合适的就业场景。
《2023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长寿的趋势,与人们的切身感受相符合。环顾身边,长寿老人明显越来越多,80岁习以为常,90岁也不再稀罕。当人均预期寿命突破78岁,我们需要重新定义“退休概念”。炭河古城的实践揭示,老年就业不应止于岗位供给,更要构建价值认同体系。就像景区里的“姜太公”,他们钓起的不仅是个人价值,更是整个社会对银发群体的认可和价值发现。这才是这场招聘最深层的经济学启示。
招聘“姜太公”的成功尝试也给其他行业带来启示。企业和用人单位应转变观念,摒弃对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认识到他们丰富的经验、成熟的心智是宝贵财富,根据行业特点和老年群体特性,挖掘更多潜在岗位。例如,在教育行业,可邀请有知识储备的老年人担任课外辅导员;在传统手工艺领域,让有手艺的老年人传授技艺等。
希望有更多行业,为60岁以上人群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老年群体在享受悠闲晚年生活的同时,还能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实现个人价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