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郭锋曝年轻演员存在的三大问题,耍大牌,不背台词,态度傲慢

爱情消消乐 2周前 (03-20) 阅读数 7 #娱乐

“现在的年轻演员,连台词都不背了,现场直接问‘下一句是什么’,这在我们那个年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TVB资深演员郭锋在一次采访中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当下年轻演员的职业素养问题。

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行业内外无数涟漪。

郭锋,这个名字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并不陌生。

他是《创世纪》里的霍景良,是《寻秦记》里的吕不韦,这些经典角色让他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年74岁的他,已经在演艺圈摸爬滚打了54年,见证了香港影视业的兴衰与变迁。

而他的这番话,无疑是对当下行业乱象的一次深刻反思。

郭锋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年轻演员的基本功缺失。

他说,现在的演员连剧本都不提前背,拍摄时直接问“下一句是什么”,完全依赖现场提词或后期剪辑来补救。

这让不少观众感到震惊。

毕竟,背台词是演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之一。

郭锋回忆起早年拍摄环境时,语气中带着一丝怀念:“那时候,演员必须全程背诵台词,还要注重情感投入。

现在的技术进步了,反而让部分演员的基本功退化了。”

第二个问题,是片场态度的傲慢。

郭锋直言,有些演员在现场指挥导演调整机位,甚至要求回放检查自己的镜头表现。

这种行为在传统拍摄体系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他回忆道:“以前导演的权威性很强,演员必须严格遵守拍摄纪律。

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一点。”

第三个问题,是职业精神的滑坡。

郭锋提到,年轻演员迟到现象普遍,这与前辈艺人准时到场的职业习惯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甚至开玩笑说:“有一次我提前到场,工作人员都出去吃早餐了,还感叹‘老一辈的坏习惯就是太早到’。”

这番话虽然带着调侃,但也透露出他对行业敬业传统流失的无奈。

郭锋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技术便利与新人培养机制的失衡。

数字拍摄允许重复NG,成本降低,这让演员对失误的敬畏感减弱。

同时,缺乏系统训练的新人直接参与重要角色,导致专业能力断层。

他的观点并非孤立,TVB老戏骨吴浣仪也曾提到类似现象,直言“器材进步反而让团队退步”。

郭锋的这番话,与他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

2017年,他的妻子欧阳佩珊因病去世,他一度暂别荧幕。

2020年复出后,他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对现状的忧虑溢于言表。

作为经历过邵氏黄金时代与TVB鼎盛期的见证者,他的批评既是对现状的忧虑,也隐含着对传统职业精神的呼唤。

其实,郭锋的这番话并不是第一次引发讨论。

近年来,关于年轻演员职业素养的争议屡见不鲜。

有人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技术进步让演员的负担减轻了,但也让他们失去了对职业的敬畏。

也有人认为,这是行业培养机制的问题,新人缺乏系统训练,直接进入重要角色,导致基本功不扎实。

无论如何,郭锋的这番话无疑为行业敲响了警钟。

作为观众,我们或许无法改变行业的现状,但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支持那些真正敬业的演员,来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毕竟,影视作品的核心始终是演员的表演,而演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作品的质量。

“老一辈的坏习惯就是太早到。”

郭锋的这句话,或许会成为一句经典台词,提醒着每一个从业者,职业精神的重要性。

而作为观众,我们也应该反思,是否对演员的要求过于宽容,是否对作品的期待过于低标准。

只有行业内外共同努力,才能让影视业重回正轨,重现昔日的辉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爱情消消乐

爱情消消乐

爱情消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