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书店承载首都南城文化记忆,新华书店花市店“焕新”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13小时前 阅读数 0 #推荐

5月16日,在新华书店88周年华诞之际,承载首都南城文化记忆的北京市新华书店花市店完成升级改造,在读者的热情期盼中正式亮相。转型升级后的花市书店以“图书为核、环境为体、科技为翼”的立体化架构,成为集阅读、体验、创新于一体的美好生活体验空间。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瑶摄

打造京南 “最全” 教辅专区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花市书店有70余年历史,许多读者第一时间赶到书店,见证书店重张的温馨时刻。吴女士走进一层大厅,发现书店焕然一新。“主题图书出版物”专台格外显眼,党史党建、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经典与畅销佳作在此汇聚。一层大厅内还设有“旧书新知”专区,可以看到文史哲等有岁月积淀的旧书。而文创产品、户外装备等“图书+”商品,则构建“一店阅尽全网好书,一步体验多元文化”的选书场景。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瑶摄

步入书店二层,超大空间打造京南 “最全” 教育教辅专区,该专区精准覆盖低幼启蒙、青少年经典、科普教育等全年龄段需求,实现学生必读书目“成系列、多品种、高品质”,延续“服务万千学子”的传统优势。专区还开设出版机构宣讲区、线上直播课堂等创新内容和区域,将教材选购与学习互动结合,形成“选书 — 学习 — 实践”的教育闭环。吴女士说,孩子的教辅书几乎都是在花市书店买的,和过去不同,书店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图书分类更清晰,陈列也更讲究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瑶摄

老书店新主张,这家重张的书店有着清晰表达,即希望读者在“移步换景、一书一世界” 里探索自有乐趣。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层中厅设鲜花绿植空间,插花师正在用巧手设计作品,这更呼应 “京师绢花出花市” 的地域文脉。北京市新华书店总经理助理李少廷告诉记者,书店还将定期举办插花艺术、园艺课堂,让书香与花香交融。而在二层“阅虫阁”引入的自然元素,则生动打造出室内阅读趣味角,让阅读行为本身更显生动。

开辟阅读复合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升级改造后的书店,打破传统书店单一售书模式,开辟阅读复合场景。在非遗手作产品、故宫文创及大运河文化衍生品专区,读者可体验传统工艺制作,感受 “把文化带回家”的乐趣。二层阅读活动室提供私密学习空间,同时也是新书发布厅、作家沙龙区,为读友搭建思想碰撞平台,让阅读从“独品”变为“共赏”。咖啡水吧则提供咖啡与茶饮,搭配轻食简餐,打造“书香与茶香共融”的休憩角落。户外装备体验区结合露营、徒步类图书,展示精选装备,为户外爱好者提供“阅读 + 探索”灵感。儿童手工坊开设绘本剧表演、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家长可与孩子在“阅虫阁”的绿植景观中共读,实现“陪伴式阅读”。李少廷表示,希望让书店成为“能看书、能体验、能社交、能成长”的城市文化客厅,满足各年龄段读者从精神到生活的多元需求。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老书店更让智能元素成为阅读体验的“新语言”。书店引入智能陪伴下棋机器人、AI 仿真机器狗等互动设备,与科普图书联动,打造“会说话的科技馆”;智能检索系统实现离店找书,助力 “老朋友” 轻松拥抱科技,“新朋友” 在互动中感受阅读乐趣。此外,空气架子鼓、智能背景墙等装置艺术融入生活空间,实现图书与黑科技产品“对话”。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金瑶摄

刚刚重张的书店让附近居民、读者以及业界人士喜出望外。扈女士说,自己和这家书店相依相伴70多年了,打小就在书店买书、买笔、买本。“听说书店升级改造,每次从书店路过都会向里面张望,就盼着赶紧开业。”她说,新开张的书店更亮堂了,更漂亮了,更一目了然了,让人心情愉悦。更有业内人士表示,从“教材教辅名店”到“全场景文化枢纽”,花市新华书店的焕新,是对“专而精、精而美、美而活”的生动阐释。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路艳霞,方非,金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