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二审无罪撼动韩国政坛 尹锡悦弹劾案陷僵局

吴湾谈国际 3周前 (03-27) 阅读数 15 #国际

韩国首尔高等法院3月26日的一纸判决,将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从政治悬崖边缘拉回。二审推翻此前“违反《公职选举法》”的有罪裁决,宣告其无罪。

这一结果不仅暂时解除了李在明失去国会议员资格及参选总统资格的风险,更令执政党国民力量党陷入被动,当前总统尹锡悦弹劾案悬而未决之际,韩国权力天平已明显向在野阵营倾斜。

这场持续两年半的法律拉锯战,核心争议在于李在明被指控在2022年总统选举期间发布虚假信息。一审法院曾认定其“虚构城南市开发项目贪腐情节”,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但二审法官认为,李在明言论属于“主观认知范畴”,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造假。判决书落槌当天,李在明公开指责检方“滥用国家权力进行政治迫害”,而执政党则痛斥司法系统“背离公正”。

韩国盖洛普3月17日数据显示,李在明以46.9%支持率断层领先潜在总统候选人,较执政党热门人选韩东勋高出27个百分点。此前调查显示,若二审维持有罪判决,51%选民将反对其参选。如今障碍扫除,共同民主党籍议员金荣柱直言:“这等于提前颁发大选入场券。”

尹锡悦弹劾案因“证据审查需要”再度推迟至4月14日,而宪法法院9名法官中仍有2席空缺,这正是24日总理韩德洙复职引发的争议焦点。在野党指控韩德洙“蓄意拖延法官提名程序”,试图为尹锡悦争取喘息空间。尽管国会以压倒性票数驳回弹劾韩德洙动议,但共同民主党放话:“只需凑足151票即可重启程序。”

司法角力仍在继续。检方已宣布将李在明案上诉至大法院,若三审改判,其政治生命将戛然而止。但法律界普遍认为,二审无罪判决建立在严密证据链基础上,翻盘概率不足30%。

相比之下,尹锡悦面临的“内乱罪”指控更为凶险,宪法法院一旦认定其“滥用职权干预司法”,将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遭弹劾成功的保守派总统。

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局势折射出韩国“朝小野大”的结构性矛盾。共同民主党掌控国会178席,足以单方面通过除修宪外的所有法案。

而国民力量党试图通过最高法院争夺战扭转颓势:若能在4月底前补足宪法法院空缺法官,或可影响弹劾案最终走向。这场关乎2027年大选格局的终极博弈,已进入以周为单位的倒计时阶段。

无论最终结局如何,持续三个月的政治震荡已让韩国付出代价:2024年第四季度GDP环比下降0.3%,消费者信心指数创15个月新低。正如《中央日报》社论所言:“当权力斗争成为主旋律,国家前进的车轮便停滞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吴湾谈国际

吴湾谈国际

解读事件背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