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加到245%,中方不再理会,这与朝鲜停战谈判时“坐下去”神似

人物故事分享 2天前 阅读数 0 #社会

特朗普把对中国关税加到了245%,企图通过极限施压,逼中方和美方进行谈判。然而,中方根本没有丝毫妥协退让,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沉着应对……

这让我想到了抗美援朝中的关于停战谈判时的一幕。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第一枪,经过五次战役浴血奋战,中朝两军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此时,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已趋于均势,战争陷入胶着状态。

1951年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安理会代表马立克在联合国发表演讲,倡议交战双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给朝鲜战场的停火休战提供了一个契机。

交战双方联络官会议

经双方商定,自1951年7月10日起,在开城正式举行朝鲜停战谈判。

谈判开始后,双方停停打打,谈谈打打——这场停战谈判进行了747天,。创造了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停战谈判和持续最久的武装休战两项历史纪录。

1951年8月10日,在三八线附近的来凤庄,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谈判。

这天谈判的议题是机场建设和交换战俘两项,中朝代表发言,表明立场观点。美方代表集体沉默,再一次使出“拒不回答”的战术,对中朝方施压。

会场出现长时间的冷场,双方代表在会议室里对峙,气氛紧张。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整个房间安静得只听见窗外的风声。仿佛是双方在用沉默较量,谁都不愿在这场意志的比拼中先露出破绽。

中朝方面的联络官柴成文十分焦急,悄悄起身,来到会场外中朝一方的帐篷里。

中朝方谈判前线负责人,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李克农正在沉思,柴成文说明现场情况——对方似乎在用沉默施压,试图让中方先打破僵局,从而占据主动。

李克农沉思片刻,拿起桌上的纸笔,写下三个字:“坐下去。”

他将纸条递给柴成文,眼神坚定而深邃。

柴成文接过纸条,看到那三个字,心中一震。他知道,这三个字背后是李克农的深思熟虑和坚定决心。

“坐下去。”这三个字简洁而有力,它传达的是一种冷静和坚持的态度。李克农的意思很明确:不要被对方的沉默所影响,不要急于打破僵局,而是要保持冷静,等待对方先露出破绽。这是一种心理战术,也是一种战略智慧。

柴成文回到座位上,把手中的字条传给中朝方谈判代表 。他们按照李克农的指示,保持沉默,稳坐不动。眼神平静而坚定,仿佛在告诉对方:我们不会先开口,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坚定的决心……

“沉默是金”。此时的沉默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考验。对于中朝方来说,沉默不再是被动的等待,而是一种主动的策略,一种对对方心理的压迫。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谈判室内的气氛愈发紧张。就这样,双方面对面的僵持了132分钟。

美方终于意识到,他们的沉默战术并没有奏效,反而让中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美方只能宣布体会。

在这场谈判中,中方代表们凭借着坚定的立场和灵活的策略,与美方展开了一场艰苦的博弈。李克农的“坐下去”策略不仅成功地打破了僵局,更让中方在后续的谈判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双方最终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这场历时两年多的停战谈判,虽然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中方代表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智慧的策略和顽强的毅力,最终赢得了这场谈判的胜利。

李克农的“坐下去”三个字,成为了这场谈判中的一个经典瞬间。它不仅体现了李克农的智慧和决断力,更展现了中国代表团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冷静与从容。在这场关乎国家尊严和人民命运的谈判中,中方代表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和平的曙光开辟了一条道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人物故事分享

人物故事分享

小人物也有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