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头禅到传世诗,宋太宗与宋真宗如何重塑宋朝风貌?
在历史的长河中,宋朝以其独特的文化风貌与社会特征独树一帜。而这一独特性的形成,与两位宋朝皇帝的 “金句”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宋太宗的一句口头禅,宋真宗的一首诗,如同两颗投入时代湖面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逐渐让宋朝变成了我们如今所熟悉的样子。
宋太宗赵光义,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复杂的角色。他即位后,延续兄长赵匡胤重文的政策,且身体力行,对读书一事极为热衷。据说,他给自己定下了每日阅读三卷《太平御览》的目标,这可是一部内容包罗万象的大书啊!手下人见皇帝如此操劳,纷纷劝他不必如此辛苦,然而,宋太宗却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口头禅:“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这话听起来,朴实无华却充满力量。宋太宗本就擅长利用各种行为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作秀对他来说不在话下。但这句 “开卷有益”,在他反反复复的强调下,真真切切地产生了巨大影响。渐渐地,“开卷有益” 成为了一个妇孺皆知的成语,更是在大宋官员百姓的心中种下了重视读书的种子。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都如此推崇读书,那底下的臣民自然纷纷效仿。一时间,宋朝上下弥漫着浓厚的读书风气,这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再看宋真宗赵恒,他在宋朝皇帝中算是比较低调的一位,可他的名诗《励学篇》却家喻户晓,流传千古。“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诗写得直白通俗,简直就是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语,给天下百姓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蓝图,画了一个大大的 “饼”。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宋真宗作为皇帝,向天下人做出的一种承诺呢?在他的倡导下,读书仿佛成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唯一捷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宋朝的上下君民几乎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到了宋仁宗时期,名将狄青战功赫赫,可韩琦却能轻蔑地对他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在当时人的眼中,通过科举考取功名,高中状元,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武将即便立下汗马功劳,在文人面前似乎也矮了一头。由此可见,宋真宗的这首诗对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宋太宗的 “开卷有益”,让宋朝的文化土壤变得肥沃,人们纷纷投身于知识的海洋;宋真宗的《励学篇》,则为人们指明了方向,将读书与功名利禄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科举制度在宋朝愈发受到重视。这一时期,文人的地位显著提高,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宋词更是达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我们如今谈及宋朝,脑海中浮现出的那些文人雅士吟诗作对、舞文弄墨的画面,那些繁华的市井中人们谈论诗词文章的场景,很大程度上都是受了这两位皇帝 “金句” 的影响。它们就像两条无形的线,编织出了宋朝独特的文化与社会风貌,让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别样的光芒。
怎么样,这样解读宋朝是不是很有意思?觉得长知识了就赶紧点赞关注,愿点赞的朋友都能好运连连,财源广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