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入菜,鲜嫩可口,揭秘6大特点、6种吃法,这些人要慎食

​碳水女王 2天前 阅读数 2 #推荐

春天是挖野菜的“黄金季”,大量野菜对养生有良好功效,有一种野菜的“优等品”,从辨认,到采摘,再到吃下去,是这样的:枝条尖尖,嫩芽鲜鲜,采摘下来,鸡蛋煎煎,美美吃下,身体里面有春天!

这种野菜就是香椿。

香椿是长在树上的嫩芽,呈紫红色或翠绿色,春天野菜种类多,香椿的综合排名靠前。论名气,荠菜没有它大;论做法,苦菜没有它多;论疗效,蒲公英没有它好;论口味,春笋没有它鲜。香椿被誉为“树上蔬菜”、“黄金菜”。

香椿有6个特点:

1、中国菜。香椿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籍”,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叫“櫄木”(音同春)。直到现在,全球把香椿作为蔬菜食用的,只有中国。

2、吉祥菜。香椿来源于香椿树,《庄子》记载椿树“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意思是很长寿。而且香椿繁衍很快,一株能长成一片树林,寓意“多子多孙”。

3、救命菜。过去春三月青黄不接,一家人靠香椿树活下来的例子不少见,是应对饥荒的好帮手。现代研究证实,食用香椿能有效清除肠道有害菌群,快速止泻。

4、时令菜。香椿是时令性特别强的野菜,在春分过后、谷雨前上市,过了时节就不行了,有“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的说法。

5、反差菜。香椿芽价格很高,以“两”为单位计价,高达5—15元/两,但农村种植香椿的不多,有“久在枝头被人嫌,一朝入市用金换”的说法。

6、争议菜。主要有2个方面,一个是香椿风评两极分化,有人认为是无上美味,有的觉得难闻至极;一个是香椿的做法,到底要不要焯水,现在还争论不断。

近些年,一些媒体有食用香椿引起中毒的报道,这与民间有些地方流传的“一两香椿六味药”的说法相呼应。香椿在过去是以“一把把”、“一捆捆”为计量单位的,到了现代,因为价格较高,所以大多数用“两”作为计价单位。

为何说“一两香椿六味药”?

香椿能入药,最早是在汉代,最早记载是《唐本草》。明朝《本草纲目》则进一步深化,从入药、治疗、适应症等方面具体阐述。由于古代“药”和“毒”的含义相同,“一两香椿六味药”,从字面理解有好、坏两层意思。

1、从坏的方面看,香椿有毒,吃了有副作用,比如有的人闻到味就想吐,有的吃了头晕目眩,腹泻腹痛,有的甚至要送医救治。现代证实香椿含有“致癌成分”——亚硝酸盐,由此推断香椿不可乱吃,否则会“招病”。

2、从好的方面看,香椿可食用可入药,能用于外感风寒、泻痢不止、热毒上攻、风湿痹痛等病症治疗,很多地方春天有“咬春”习俗,有“不吃香椿,不算过春天”的说法。吃香椿可治病,更是一种执念。

从民众对香椿的喜欢程度,以及药用价值看,“一两香椿六味药”更倾向于积极的含义,是向好的意思。

中医认为,香椿味苦、辛,性平,入肝胃肾经,清肝火,壮胃气,益肾阳,助阳气升发。香椿最为人熟知的是香椿芽,其实香椿从芽到花,再到树都可入药,有6个部位可入药。

一是香椿芽,药食两用的佳品,其味辛、甘,温,无毒,入肝经、胃经,食用辛辣而微甜,入药可发散、温中、泻热。

香椿芽可疏肝散郁,缓解胃热病变、胃溃疡等问题,通常在谷雨前食用,药用价值较高,过了时令则断崖式下降。为稳妥起见,椿芽最好焯水再吃。

二是香椿叶,味苦、辛、无毒,入肺、肝、大肠经,可散寒、止泻、祛风、止痛,常用于外感风寒引起咳喘、胃脘冷痛、风湿痹痛、痢疾的治疗。

香椿叶还是止咳消炎、解毒、杀虫的良药,需晒干后入药。

三是香椿花,外观呈淡白或乳白色,味苦,性寒,入脾经、神经,可健脾理气,清热解毒,固精利尿,出现轻微咽喉炎症、牙痛上火症状,用香椿花能较快见效。民间有“食香椿花,不染杂病”的说法。

四是香椿子,香椿的干燥果壳,味苦、涩,偏温,入肺经、脾经、大肠经,可治疗风寒外感、偏头痛、风湿关节疼痛、慢性咽炎等,香椿子的采收一般在霜降前后进行,需晒干入药。

有的医书把香椿子和香椿芽描述成同一种药材,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药材,用不同用途。

五是香椿皮,主要是内层白皮,从树干到树根皆可用,晒干炮制入药,可除热、燥湿、杀虫、止血、涩肠,用于泄泻、下痢、小便热痛、妇科带下等病症。老一辈知道香椿皮是治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

六是香椿根,其味苦、涩,性寒,入胃经、大肠经,可除湿热、固涩收敛,对慢病出血、长期腹泻有一定疗效。

“一两香椿六味药”,从树梢到树皮,再到树根,寒热温凉不同,对症治疗才能显效,注意别用错。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香椿叶和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维生素、胡萝卜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以及钙、钾、锌、铁等微量元素,是身体营养的“补充剂”,免疫力的“加油站”。

“一两香椿六味药”体现了香椿多用途的功效,但香椿有个很容易弄混的问题:它有一个外观非常近似的“李鬼”——臭椿,臭椿味臭,且有小毒,有的人吃了“香椿”中毒,可能就是把臭椿错认为香椿,黑锅被香椿背了。

任何食物或药材,有适应症,同样也有禁忌症。香椿有哪些食用禁忌?

香椿应季食用,主要是吃芽和嫩叶,由于性温、升阳,所以有3个方面需注意:

1、阴虚火旺、燥热的人不宜食用,防止加重肝火,耗伤阴津;对香椿过敏,或不耐受味道的人也不要吃,有的人因为基因问题,对香椿味道天生敏感;另外,香椿属于中医的“发物”,有眼疾、慢病未愈的人不要吃,孕妇也要忌口。

2、香椿吃之前要焯水,因为含有较多亚硝酸盐,焯水利于有害成分迅速分解,且每天食用量不超过2两,防止动风伤气。

3、香椿可搭配的食材较多,如鸡蛋、大蒜、豆腐等,但注意不能与菜花、黄瓜、牛奶等同食,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破坏免疫力或引起钙质流失。

“一两香椿六味药”,反映了香椿的积极作用,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体现了香椿药食两用的功效,但不适合食用香椿的人,要注意管住嘴。香椿各部分入药使用需遵医嘱。

来源:中医科李医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碳水女王

​碳水女王

朕的面食江山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