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无罪判决引爆韩国政坛,尹锡悦弹劾危机迫近

若曦谈 3周前 (03-27) 阅读数 9 #国际

韩国首尔高等法院3月26日的一纸判决,将总统尹锡悦推向政治悬崖边缘。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二审被判无罪,这场被视为“政治风向标”的司法裁决,彻底扭转了尹锡悦政府的博弈优势。随着李在明恢复竞选资格,韩国政局迎来关键转折点。

首尔高等法院推翻一审判决,认定李在明在城南市长任内关于土地用途变更的言论不构成虚假陈述。这一裁决不仅洗刷了李在明的法律污点,更暴露出司法系统对介入政治斗争的克制态度——此前宪法法院已连续驳回5起针对尹锡悦关联人士的弹劾案。

法律界分析指出,韩国司法机关正试图从政治漩涡中抽身。2023年韩国法官协会调查显示,87%的法官认为“过度介入政治有损司法公信力”。此次二审判决后,首尔高等法院特别强调“案件审查严格遵循法律事实”,被解读为向政坛释放中立信号。

李在明的无罪判决直接冲击尹锡悦的生存窗口。盖洛普韩国3月民调显示,58%民众支持弹劾总统,这一数据较2月上升9个百分点。更严峻的是,宪法法院9席法官中,5人倾向支持弹劾,仅2名保守派明确反对,剩余2席摇摆票成为关键变量。

尹锡悦面临的危机不止于弹劾程序。4月14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将开庭审理其涉嫌“滥用职权实施戒严”的刑事案件。若法院认定其违反《国家安保法》,即便弹劾案未通过,尹锡悦也可能面临刑事追责。这种“司法双杀”的局面,在韩国宪政史上尚无先例。

李在明作为下届总统最热门候选人,其支持率已攀升至47%。共同民主党借势启动“百日革新计划”,推动党内整合与选举布局。与之对比,国民力量党陷入决策混乱——该党26日紧急会议记录显示,部分议员建议“切割尹锡悦止损”,但遭强硬派强烈反对。

社会撕裂加剧了执政困境。首尔光化门广场连续12周的“弹劾集会”参与人数突破30万,而尹锡悦支持者在釜山发动“护宪游行”,双方阵营在社交媒体展开日均超50万条帖文的舆论攻防。这种对立已渗透至经济领域,三星、现代等财阀推迟总额12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静待政局明朗化。

宪法法院的拖延策略正遭遇空前压力。此前驳回韩德洙弹劾案时,审判长金哉衡曾解释“需避免总统、总理双空缺的风险”。但随着李在明强势回归,司法系统已难继续充当政局“稳定器”。

值得关注的是,宪法法院空缺的1席法官于4月由国会补选。共同民主党提名的候选人马恩赫若就任,自由派在审判庭的比例将升至6席,弹劾案通过概率骤增。这种变量迫使尹锡悦加速推动“司法改革”,但其支持率跌破20%的现状,已难支撑任何重大政策突破。

韩国政坛的这场风暴,本质上是对1987年民主化体制的极限测试。当司法中立性、总统豁免权、民众罢免权三大宪政支柱同时承压,无论尹锡悦能否渡过危机,韩国政治生态都将经历深度重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若曦谈

若曦谈

目光所致皆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