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中国历史或被改写,他被判死刑,毛主席大怒:立即放人

小淇阅览过去 4天前 阅读数 270 #历史
前言:

“他不可能做这种事,立马放人!”

1957年,毛主席来到湖北武汉考察,听到官员介绍湖北钢铁产量提高后,很是欣慰。

眼前的景象让毛主席想到了一位在武汉的老革命家,“王盛荣老同志现在在哪?”

但得到的消息却是,王盛荣竟然因为“贪污”被判了死刑,听到这个消息,毛主席十分惊讶和气愤,当即作出指示。

那么,王盛荣是谁,他有怎样的经历让毛主席这样挂念?主席为什么坚信他不会贪污呢?

枪口下勇救毛主席,冒死送资金

1931年,在毛主席的示范作用下,全国建立起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这时,老一辈革命家预感到革命事业已经进入新阶段,于是,上海中央决定在井冈山地区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瑞金。

1932年冬,毛主席亲自前往赣南一带的农村考察,为将来的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但没想到,此举却引起了反对派的注意。

彼时,苏区刚刚建立,经常需要委员们到瑞金开会,一次苏区委员开会,军委委员王盛荣就被委托到赣南接毛主席。

等到王盛荣带着一个排的战士赶到毛主席住处后,他发现村子里枪声四起,仔细侦查一番过后,发现是毛主席的警卫团正和敌军交火。

因警卫团的人数太少,逐渐处于劣势,担心主席安危的王盛荣,顾不上自身危险,提着手枪、猫着腰就摸进了村子里找人。

几经辗转后,王盛荣在一处断墙后找到了被包围的毛主席,当时,数名士兵正向毛主席逼近,见状,王盛荣大喝一声,吸引了敌人注意力。

在开枪打死几人后,王盛荣拉起主席就往外跑,但毛主席当时身体不适,王盛荣又冲出去叫来红军战士们,一同把主席架了回去。

如果王盛荣没有及时赶到,后果将不可想象,这件事也成了他在苏区做的两件“大事”之一。

1933年,苏区前后派了两个人去给上海的同志送钱,结果都因为路途险峻半路叛变。

这时候,大家赶紧叫来王盛荣,嘱咐他一定注意安全,将钱款送给上海的陈云同志。

王盛荣从瑞金出发,一路上遭遇了各种检查和盘问,但都靠着机智应变躲了过去,顺利完成了任务,从而让中央上海局的同志们能够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王盛荣先救了毛主席,又“救”了中央上海局,这两件大事让他得到了老一辈领导人的格外重视。

一心投身建设,却“被判死刑”

1949年6月,解放军部队经过渡江战役,一举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附近省份。

王盛荣当时是东北军区军工部第八办事处政委,负责近百个军工、民企的管理工作。

为了支援前线军工生产,王盛荣带着军械设备,从东北回到了家乡武汉,并被上级指派在武汉恢复军工生产。

回到武汉,最高兴见到王盛荣的就是当时的省委书记李先念,除了战友情外,王盛荣带来的许多设备和物资,都是湖北恢复生产急需的。

于是,李先念找到王盛荣,向他求援一批汽车和汽油,王盛荣考虑到事态紧急,而且暂时联系不到上级,就自作主张将一些物资调用给了李先念,用作恢复生产。

但这一举动却让人误解为违反军纪,给了他处分,就这样,他离开了军工部,转到中南地区的工业部就职副部长。

不过,这件事对于王盛荣来说到不是什么大事,他常说,“人在哪里都可以给国家做贡献。”

1950年,王盛荣受中央命令,指挥生产一批钨砂并出口到苏联,来换取机器设备。

接到任务后,拖着不便的身体来到矿山考察。

到了现场后看了一会儿,他脸色逐渐沉了下来,叫来负责人问,“采矿速度还是不错的,为什么运输的速度提不上来?”

负责人为难地回答,“您提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矿区内的运输车实在太少,车辆年份又旧,生产速度很受影响。”

此后,王盛荣一连几天都发愁运输车辆的问题,国内经济正处在恢复的重要阶段,很难从别的地方征调,但钨砂的生产又是重要任务,这可怎么办呢?

一天,王盛荣在查看文件时突然发现,在香港地区有大量的钨砂存储。王盛荣灵机一动,“不如把这批钨砂出口卖掉,换些运输车辆和生产设备,这样一来,钨砂的产量一定大幅提升!”

想到上一次自作主张被处罚,王盛荣这一次直接打电话到中央,征求意见。

经过允许后,王盛荣立马行动,果然增加了运输车辆后,钨砂产量直线上升。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1952年3月7日,政务院发布命令,撤除了王盛荣的职务,并且逮捕法办。

王盛荣被关押后,他觉得自己被冤枉了,一直没有认罪,这起案子一直拖到了1957年。

当时对于贪污腐败的判罚十分严重,王盛荣的罪名一旦被定下来,基本就是死刑。

毛主席出面解救

1957年,湖北武汉长江大桥即将竣工,毛主席来到武汉进行考察,期间,主席在军工厂参观时,十分满意生产进度。

这时候,主席突然想到了王盛荣这个人,他记得王盛荣应该是在武汉负责军工生产。

于是,他叫来陪同官员,询问王盛荣的近况。

结果,一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都一脸茫然,最后还是让秘书去调查后才得知,王盛荣因“贪污”被判了刑。

毛主席一听,直接皱着眉头问,“这怎么可能?王盛荣绝不是这种人,一定重新调查这件事。”

有了主席的指示,王盛荣的案件很快被重新调查,结果一查才知道,贪污的罪名更是子虚乌有。

几个月后,主席再次问起王盛荣的情况,在得知王盛荣已经安全后,主席欣慰地笑了。

接着他又问起王盛荣现在的职务,有人告诉他说王盛荣正在工地指挥施工。

主席知道王盛荣腿有残疾,而且让他去指挥施工明显大材小用,于是他立刻叫人传达指示,把王盛荣调到湖北省冶金工业厅做厅长。

王盛荣得知后,很感激主席对他的帮助,这样一来,他就又能为国家建设出力了。

2006年9月1日,这位经历百年、见证旧中国走向新中国的老革命家在武汉安详逝世,许多官员和老同事都赶去吊唁,共同怀念王盛荣。

结语:

王盛荣的一生跌宕起伏,早年救过主席,也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

因此,主席才会对王盛荣格外的信任,像王盛荣这样的革命先辈,在任何时代都是模范榜样,值得我们敬佩和铭记。

参考文献:

曾在枪口下救过毛泽东的王盛荣传奇人生.人民网.2014-01-14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4/0114/c85037-24117271.html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健英著.中国红军人物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淇阅览过去

小淇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