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妈在出站口等候,八零后儿子对此有何感触?
异乡拼搏的八零后儿子,如何在出站口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某个周末的傍晚,忙碌了一周的王强终于踏上回家的火车,心中暗暗想着老妈会不会如过去那样,在出站口等自己。
对于八零后的王强来说,工作在大城市,常年与家人分居两地已经习以为常。
从北京西站出发这一路,他打着盹儿,却也不敢深睡,生怕错过了那熟悉的身影。
出站口的人群显得有些稀疏,大概是因为没到节假日的缘故。
王强提着行李,站在人潮中,望着那些接送亲人的面孔,从中寻找着什么。
当他终于在人群中发现老妈的那一瞬间,心里的那份温暖瞬间涌了上来。
老妈额头上沁出些微汗珠,满脸期待的神情像极了他小时候放学后,看到老妈在校门口接他的那一刻。
老妈精心准备的三鲜打卤面,如何成为儿子心灵的港湾?
老妈问王强是不是饿了,王强突然想到老妈久违的三鲜打卤面,那可是他记忆中家的味道。
果然不出所料,经过简短的路途,有些零散的对话后,家里的桌上已经摆好了色香味俱佳的熟悉饭菜。
王强捧着碗,两眼弯弯,看着老妈忙活的背影,忍不住想起了儿时祖母慈祥的脸庞。
每一口面条都是温暖的味道,那是乳臭未干的儿时,也是意气风发的青春。
王强吃得很慢,他想在不知姓名的调料和食材中找到家的秘方,那个始终牵引着他回家的归属感。
通过这一顿简单而丰盛的美餐,王强洗去了一身的疲倦,重新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强大支撑。
探亲回家的儿子,如何在短暂相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
吃过饭后,王强躺在自己小时候的床上,很是舒坦。
他望着头顶的天花板,这才是他的地方。
实际上,好几年前,他就已经离开这里,但奇怪的是,只有在这里,他才能在一天辛苦后,沉沉地睡去。
白天的忙碌让他忽略了很多细节,而生活的琐碎又让他觉得疲惫不堪。
推开家门的瞬间,所有的烦恼仿佛都停留在门外。
他拉上窗帘,躺在柔软的床上,浑身放松,好像所有的紧绷都瞬间得到释放。
这是属于他的安心之地,是长途奔波后短暂休整的温床。
回忆与现实交错,八零后儿子重温那些年的温馨时光。
王强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却是那些他不曾留意的瞬间。
老妈的手曾轻抚他的额头,为他温汤泡脚。
老爸用厚重的嗓音讲述那些年他军旅生涯的片段,总是故作严肃又忍不住的哈哈大笑。
每天早上,老妈的早饭总是简单却美味,吃惯了各种大餐的王强,竟然只念着这口家常。
他在心里默默感慨,也许家就是那个无论走了多远、多久,总是惦记着回来歇歇脚的地方。
回家的周末总是过得飞快,王强再次背起行囊,老妈依旧站在出站口目送他离去。
或许,人总是在失去的刹那,才会意识到其不可或缺。
家的意义从不在于它有多么豪华,而在于那一碗温热的家常面,那一声熟悉而又亲切的呼唤。
因为在这里,他可以暂时卸下生活的重担,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无条件支持。
在这趟旅程的终点,王强也许会在某天继续他的奋斗与努力,但家的味道、家的温暖,将永远在他心里驻留,成为他在外拼搏的原动力。
或许八零后的我们在不断成长与改变中,也在无形中为自己的孩子建造着那个永远可以依靠的地方。
家,在生活的起伏不定中,是唯一的恒常。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