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将仇报?缅甸强震中国首个抵达震区,中国人撤离时却遇持枪收费
文、编辑:海员王哥
上个月,缅甸发生7.9级特大地震,事故导致数千人受伤死亡,数以万计的国民失去家庭。
中国也是在第一时间对这个邻国进行援助,还帮助缅甸救援部队找到了很多被困人员。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来说,缅甸人员应该对中国人感激涕零吧,可让人没想到是,缅甸人居然对中国人持枪抢劫!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升文章可读性,部分情节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缅甸地震·】——
3月28日下午两点多,突然一阵地动山摇——曼德勒市附近发生了7.9级强震,紧随其后的6.4级余震让整片土地再次颤抖,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这场今年以来全球最强烈的地震,让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瞬间陷入混乱,整个城市都在剧烈晃动,高楼大厦摇摇欲坠,许多建筑物瞬间倒塌,瓦砾遍地。
人们惊恐地从家中、办公室里冲出来,试图寻找安全的地方避难。
然而,由于地震的强度太大,许多人在第一时间就被埋在了废墟之下,生死未卜。
老天爷真不给人活路啊!那天摇地晃过后,整个灾区简直成了人间炼狱。
原先热热闹闹的居民区现在全趴下了,房子东倒西歪跟被巨人踩过似的。
好多家庭一下子就没了住的地方,只能在一堆堆废墟里拼命翻找,看看还有没有亲人活着,那场景看着就让人心碎。
医院里的情况也特别糟,做手术的设备不够用,绷带用完了,止疼片掰成两半给伤员分,连消毒水都紧巴巴的。
好多医院没办法,只能暂时不收病人了,听说有些重伤的兄弟被抬到医院门口,又得原路抬回去。
曼德勒机场的跑道裂得跟蜘蛛网似的,天上连只鸟都飞不过去。
地面上的路也断得七七八八,救灾车困在半道干着急,眼瞅着黄金救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急得人直揪头发。
到3月30号那会儿,官方说已经没了1600多条人命,3400多人受了伤,还有139个人不知道去哪了,下落不明。
夜里头冷风飕飕地刮,大人小孩只能蜷在塑料布底下打哆嗦,最折磨人的是每天就四个钟头能亮灯,漫漫长夜黑得让人心慌。
这时候,中国的反应快得让人眼眶发热。
——【·中国的援助·】——
缅甸这边刚遭了灾,咱中国立马就行动起来了,那速度真是没话说。
3月29号凌晨六点半,一架装满救援物资和医护人员的包机,从昆明长水机场“轰”地一下就起飞了,直接朝着缅甸震区就飞过去了。
机上坐着37个咱国内的专业医生护士,一个个带着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还有好多物资,下了飞机连时差都没倒腾一下,拎着家伙就往灾区赶,生怕晚一步耽误救人。
而且咱国家这回可是实实在在地掏心窝子帮忙,直接拨了1个亿的紧急援助,还派了两支专业救援队,吃的喝的用的,帐篷毛毯急救包,把灾区急需的东西一样不差地给送过去。
除了政府忙着支援,咱民间的救援力量也没闲着,都赶紧动起来了!
像中国公羊救援队、蓝天救援队这些民间组织,听说缅甸地震了,二话不说就派出队员,背着地震搜救的专业装备,连夜往震中灾区赶。
那些救援队员一个个可拼了,不管废墟多危险,余震时不时晃两下,都顾不上自己累不累,争分夺秒地在瓦砾堆里扒拉,就为了多找出一个活着的人。
说起来也挺让人揪心的,缅甸本来就乱哄哄的,内战断断续续这么多年一直没消停。
眼下又是40多度的大高温天,好多废墟底下的遗体都开始腐烂了,那股子刺鼻的臭味隔着老远都能熏到人。
更要命的是,当地还有可能冒出来疟疾、登革热、霍乱这些传染病,卫生条件差得简直没法说。
咱们的救援队员可真是豁出命去支援啊,明知道那边又是疫情又是余震,风险大得很,还是咬着牙往灾区冲。
可谁能想到呢,咱这边掏心掏肺地帮忙,有些人却不领情,路上居然有人拿着枪拦着咱们的救援队伍,非要收什么“买路钱”。
——【·白眼狼·】——
湖南的罗大哥在曼德勒做玉石生意,地震来的时候,他正忙着在当地挑原石呢。
这场地震破坏力实在太大了,罗大哥认识的两个年轻姑娘没挺过去,她俩住的酒店离他住的地方也就三公里远,想想真是后怕。
为了保命,罗先生赶紧收拾东西离开这里,打算缅甸时间29日下午4点左右开始从曼德勒撤离,这样一来30日早7时左右就可以抵达仰光。
车队由四辆私家车组成,出城还算顺利,全是在曼德勒做玉石生意的湖南老乡。
出发前大家凑了凑,每人兜里都揣着应急的现金,后备箱塞了几箱矿泉水和面包——这是他们能带上的全部物资。
缅甸时间下午四点,车队小心翼翼地驶出城区,原本宽敞的高速路早已被地震撕裂,路面鼓起的裂缝像狰狞的伤口,他们不得不拐上一条狭窄的山间小路。
“刚出城还算顺利,朋友找了当地熟人带路,想着人多能互相照应。”罗先生回忆起那段夜路,声音里仍带着后怕。
四月的缅甸深夜湿热难耐,车窗不敢全开,只留一条缝透风,车灯照亮的路面上,不时能看到地震后滚落的碎石。
车队不敢停车,连厕所都只能在路边匆匆解决,“生怕一停下来,暗处就窜出什么人”。
真正的惊险出现在曼德勒到内比都的山路段。
夜里十一点左右,前车突然亮起刹车灯,罗先生从半瞌中惊醒,只见前方三五个黑影举着枪站在路中间,枪管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当时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手心里全是汗。”他说,对方用缅甸语大声叫嚷着,随行的本地翻译赶紧解释,这是当地的“检查站”,要收“过路费”。
车队被拦在一个弯道处,对方开口就要200万缅币(约合人民币6000元)。
“我们车上一共八个人,哪敢跟他们硬扛啊。”罗先生和朋友们不敢下车,只能让翻译陪着带路的熟人去交涉,经过半小时的讨价还价,最终掏出50万缅币才得以放行。
“看着他们数钱的样子,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们在这边做生意,平时没少给当地交税,地震了还捐钱捐物,现在回家却像被打劫。”
这一路大大小小遇到七八处关卡,有的地方交钱就能过,有的则要检查证件。
罗先生特意提醒同行的人,把护照和现金分开放,“贵重物品别带在身上,能快递的都提前寄走,现金要分散藏好,关键时刻能保命”。
最危险的一段路,路基在地震中受损,他们不得不借用逆向车道,旁边就是断裂的桥梁,“车轮碾过裂缝时,整辆车都在晃,生怕下一秒就掉下去”。
熬到凌晨三点,车队终于过了内比都,路面渐渐宽敞起来,检查点的人也变得“温和”许多,只要给点零钱就能通行。
罗先生这才敢眯一会儿,可刚合上眼,就梦见地震时大楼倒塌的场景,惊出一身冷汗。
“说实话,这十多个小时比在地震时还紧张,地震是天灾,可这路上的人祸,真让人防不胜防。”
30日早上七点,当仰光的路标出现在视线里时,全车人都松了口气。
罗先生称已经订了第二天的机票,希望尽快回国。他说,包括自己在内的一行人都在地震发生时都受了轻伤,但能死里逃生,已经觉得很幸运了。
说到底啊,天灾面前没有国界,但人心隔着肚皮。
这次事件给咱上了生动一课:国际援助光有热血不够,还得有周全的撤离预案。
就像那些聪明的商人总结的——撤离要组团、备现金、找当地关系,这些用血泪换来的经验,比教科书管用多了。
至于那些趁火打劫的,自有因果等着,咱们问心无愧就好。
毕竟,救人是本能,但防人之心也不能少,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