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99A无法压制豹2A7和M1A2,稳定性或有短板

双持旋风 1周前 (04-28) 阅读数 3 #汽车

中国99A主战坦克作为国产装备的顶尖代表,总是被拿来跟德国的豹2A7和美国的M1A2比一比。这仨家伙在战场上的表现,归根结底就看机动性、防护能力和火力这三大块。网上吵得热火朝天,有人说99A不输西方,有人觉得它还差点火候。咱今天就实打实地扒一扒,看看99A到底行不行,短板在哪,未来能不能翻身。

99A是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巅峰之作,2015年正式亮相,号称是国产坦克的“扛把子”。它装备了一门125毫米滑膛炮,15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外加陶瓷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火控系统也挺先进。中国军工这些年下了大功夫,99A确实代表了咱的技术实力。不过,跟豹2A7和M1A2这种久经沙场的老大哥比,它到底站不站得住脚?咱得从细节入手,一个个掰开看。

坦克的机动性直接影响战场上的灵活性。先看数据:

M1A2:1500马力燃气轮机,公路速度67公里/小时,越野速度48公里/小时。

豹2A7:1500马力柴油机,公路速度72公里/小时,越野速度55公里/小时。

99A:1500马力柴油机,公路速度70公里/小时,越野速度40-45公里/小时。

公路上,99A跑得还行,跟豹2A7差不多,M1A2稍微慢点。可一到越野,差距就出来了。M1A2和豹2A7在沙地、碎石地都能保持40多甚至50多的时速,而99A只能龟速爬40出头。这不是小事,现代战争讲究快打快撤,慢了可能就挨揍。

为啥越野差这么多?核心在悬挂系统。99A用的是扭杆悬挂,这玩意儿简单耐用,成本低,但缓冲能力不行。遇到坑坑洼洼的地形,车身颠得厉害,速度提不起来。反观M1A2和豹2A7,用的都是液压悬挂,能有效吸收冲击,跑起来稳得一批。尤其豹2A7,越野55公里/小时,简直像开了挂。

战场上,机动性差就意味着反应慢。比如敌方炮火覆盖过来,M1A2和豹2A7能迅速转移阵地,99A可能还在那晃晃悠悠。长途行军也一样,扭杆悬挂容易让乘务员疲劳,战斗力受影响。说白了,99A在这一块确实被拉开了距离。

坦克的防护能力决定它能不能扛住打。咱先看正面装甲:

M1A2:基础装甲960毫米,加贫铀装甲后,对动能弹防护1600毫米,对化学能弹1900毫米。

豹2A7:基础装甲1200毫米,加AMAP复合装甲后,动能弹1800毫米,化学能弹2700毫米。

99A:基础装甲1000毫米,加JN1陶瓷反应装甲后,动能弹1700毫米,化学能弹数据不详。

从数字上看,99A正面防护不算差,跟M1A2和豹2A7咬得挺紧。陶瓷装甲加反应装甲的组合,对付穿甲弹效果不错。不过,化学能弹(比如反坦克导弹)的防护力没公开数据,外界估计可能在2000毫米左右,比豹2A7低一大截。

坦克不光正面挨打,侧面也常被偷袭。这一块差距就明显了:

M1A2:侧面80毫米,加M19/M32爆炸反应装甲,防护力700毫米。

豹2A7:侧面50毫米,加复合装甲,防护力650毫米。

99A:侧面50毫米,加8毫米夹布橡胶裙板,防护力估计200-300毫米。

M1A2和豹2A7侧面都加了厚实反应装甲,能扛住RPG甚至部分反坦克导弹。99A呢?侧面薄得像纸,橡胶裙板基本就是个摆设。现代战场上,侧面被打中的概率不低,这防护力实在让人捏把汗。

更要命的是,M1A2和豹2A7都装了“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能发射钨球拦截来袭导弹,生存率大大提高。99A到现在还没类似装备,虽然中国出口的VT4坦克有了GL5主动防御系统,但99A没跟上。这点差距,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防护上,99A正面能凑合抗一抗,但侧面太脆,主动防御又没跟上。跟M1A2和豹2A7比,生存能力明显弱一截。

火力是坦克的命根子,看看这三款坦克的火炮:

M1A2:120毫米滑膛炮,发射M829A4弹,2000米穿深800毫米。

豹2A7:120毫米滑膛炮,发射DM63L55弹,穿深680毫米。

99A:125毫米滑膛炮,发射三期弹,穿深650毫米。

99A的125毫米炮口径比对手大,理论上威力更强,但穿深数据落后了点。M1A2的800毫米穿深遥遥领先,豹2A7也比99A高30毫米。不过这差距不算太大,实战中影响有限。

火炮不光看穿深,精度和耐用性也关键。豹2A7的炮用了最新技术,工艺精细,射击精度高,耐用性强。M1A2的炮也经过多次升级,久经考验。99A的炮呢?基础是8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技术,虽然改进不少,但跟西方最新工艺比还有差距。精度上,尤其高速机动后,99A的火控系统容易掉链子,射击偏差变大。

更麻烦的是,99A的整体稳定性有问题。网上流传毛明(99A总设计师)的一次采访,他提到99A有“跑冒漏滴”的毛病——发动机漏油、漏水,火控系统也不够稳。2023年桂林报告里,他又指出99A在通用质量特性上有三大不足。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一沉。反过来,M1A2和豹2A7在全球打了那么多年仗,稳定性没得挑。99A这毛病,可能让它关键时刻掉链子。

99A的1500马力柴油机听着挺唬人,但实际表现不尽人意。早期型号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漏油漏水是家常便饭。毛明在2023年桂林会议上明确说了,发动机可靠性是99A的大问题。M1A2的燃气轮机和豹2A7的柴油机呢?在沙漠、丛林跑了几十年,故障率低得吓人。99A这发动机,感觉还没完全“调教”好。

前面说了,扭杆悬挂是99A机动性差的主因。其实它不光影响速度,还影响稳定性。颠簸地形上,车身晃得厉害,火控系统难瞄准,乘务员也受不了。M1A2和豹2A7的液压悬挂,稳如老狗,99A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火控系统是坦克的“大脑”,99A这块也不够硬。测试中发现,它在高速机动后,射击精度下降明显。可能是传感器或者软件优化不到位。M1A2和豹2A7的火控系统,不管怎么跑都能稳稳锁敌,99A这表现,实战里很吃亏。

稳定性是99A最大的软肋。发动机不靠谱,悬挂落伍,火控不稳,这三板斧下去,99A跟M1A2、豹2A7的差距就暴露无遗了。

99A有短板,但中国军工没闲着。新一代1500马力发动机已经优化,漏油问题少多了。装甲也在升级,陶瓷复合装甲的防护力有提升。火控系统估计也在调试,精度和稳定性应该会更好。

VT4坦克的GL5主动防御系统挺亮眼,成功拦截过导弹。如果这技术能装到99A上,生存能力绝对上一个台阶。虽然现在还没动静,但技术储备是有的,未来可期。

99A的改进型,比如VT4,在国际军演里表现不错,说明中国坦克的技术在进步。这些经验如果反哺到99A,短板会慢慢补齐。

99A现在没法完全压制M1A2和豹2A7,但它不是没希望。中国军工这些年突飞猛进,99A的下一代可能真能站上世界前列。不过眼下,它还得老老实实追赶。

99A跟豹2A7、M1A2比,机动性差了点,防护能力有短板,火力稍逊,稳定性更是硬伤。数据和事实摆在这,它确实压不住那俩西方老大哥。但话说回来,99A是中国军工的心血,从无到有走到今天不容易。短板是真,进步也是真。未来能不能翻盘,看技术突破的速度了。

99A这坦克,咱不吹牛逼,也不黑它。跟M1A2和豹2A7比,它确实差点火候,尤其是稳定性,感觉就像辆还没调好油门的车,跑起来晃晃悠悠。西方那俩家伙,底子厚,技术稳,99A还得加把劲。不过咱也不用妄自菲薄,99A代表了中国坦克的最高水平,未来要是把发动机、悬挂、火控这些坑填平了,未必不能跟人家掰掰手腕。你说呢?99A能走多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双持旋风

双持旋风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