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年前他们偷布料做西装,现在「偷走」了整个 Met Gala

1626潮流精选 21小时前 阅读数 19 #推荐
作为全球时尚界的巅峰盛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宴(Met Gala)自 1995 年由安娜·温图尔掌舵以来,已演变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景观。这场被誉为「时尚奥斯卡」的盛宴不仅是艺术殿堂的筹款引擎——每年为服装学院吸纳数千万美元资金,更承担着引领全球审美话语的使命。 2025 年 5 月 5 日,红毯盛典揭开了本季「Superfine: Tailoring Black Style」的序幕,通过「Tailored for You」的着装主题,邀请全球创意精英以绅装美学重构黑人时尚。 什么是 Black Dandyism? Black Dandyism 最早可追溯到 18 世纪大西洋奴隶贸易时代,指的是非洲裔男性通过精致时装对抗主流偏见、重塑自我身份的文化现象。大都会博物馆指出,黑人绅装主义源自非洲与欧洲服饰传统的交汇。 特展的联合策展人 Monica Miller 在著作中也将黑人绅装主义定义为「兼具美学与政治意义的建构」。换言之,它不仅是一种外表风格,更蕴含了对压迫的隐喻性反抗和身份宣言。 早期的 Black Dandy 会穿着定制礼服、马裤、西服、领带和帽子,将自身装扮成与白人上层社会看齐的样式,以此对抗种族刻板印象。 国际时尚媒体指出,许多被解放的非洲裔奴隶努力模仿西方上流社会的穿着,一方面尝试融入主流,一方面又在外表上与白人平起平坐──这是一种「以同化为反抗」的策略。时至今日,Black Dandyism 仍强调通过服装表达尊严与个性,其核心是不仅追求高雅美学,更通过服饰宣示自主和力量 黑人绅装风格 的历史演变 黑人绅装主义随时代演变,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面貌。美国废奴后,非洲裔美国人开始用着装宣示新获得的身份。上世纪 20s 至 30s 的哈莱姆文艺复兴是黑人文化和服饰的爆发期。 那时,黑人男女在服装上大胆表现:女性穿着华丽的裘皮大衣和珠饰晚礼服,男性则尝试剪裁合体的布料、轮廓宽大的西装、宽檐礼帽和双色皮鞋。 这种「服饰平权运动」在废奴后迎来爆发期,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诞生的 Zoot Suit 堪称典范:高腰阔腿裤与夸张垫肩构成的视觉效果,不仅挑战着战时布料配给制度,更成为黑人群体突破阶层壁垒的象征性战袍。 到 4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又出现了与黑人解放运动和流行文化相呼应的风格。1970 年代的美国黑人剥削片中,街头帮派式的靓丽服饰流行一时,这时的男性以闪亮浮夸的西装和电影式造型示人。 到 90 年代,纽约哈莱姆区著名裁缝 Dapper Dan 也掀起一股标志性潮流:他把 Gucci、Fendi 等经典奢侈品牌的 Logo 用仿制帆布缝制在西装、外套等全身满版花纹的衣物上,成为黑人花花公子风格的一大标志。 此后,更多的当代黑人设计师将花花公子理念注入现代时尚:他们在街头风、套装礼服、甚至女装中融入丰富多彩的元素,但「颠覆与自我表达」的精神始终如一。 5位值得关注的 Black Dandyism 设计师演绎 在 Met Gala 当夜,除了名流与明星,设计师的表现或许更能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一主题,下面的五位黑人设计师,无论与设计亦或是 Met Gala 现场,都为我们呈现了 Black Dandyism 的完美解法。 卢薩蕉州出生的年轻设计师 Christopher John Rogers,以色彩鲜艳、廓形夸张的高级定制服闻名。他曾赢得 2019 年 CFDA/Vogue 时尚基金奖,并荣膺 2021 年 CFDA 美国女装年度设计师。 纽约媒体评价其设计美学为「实用而华丽」,将极富戏剧性的视觉效果与日常实用性 巧妙融 合,创作出简洁却惊艳的作品。克里斯托弗的礼服曾让米歇尔·奥巴马、卡马拉·哈里斯等重量级人物惊艳亮相,他自己也多次登上 Met Gala 红毯,其多彩的演绎被视为对黑人花花公子风格的创新诠 释,同时,Ego Nwodim 也与当晚身着 Christopher John Rogers 的作品亮相 。 纽约哈莱姆区传奇裁缝 Dapper Dan,被誉为「街头奢侈品文化的开拓者」。 20 世纪 80 年代,他利用仿制的奢侈品牌印花和街头服饰元素打造定制服,曾因未经授权使用品牌 Logo 而被 Gucci、Louis Vuitton 等起诉。 尽管如此,Dapper Dan 成为嘻哈文化和高街时尚的重要象征人物。近期,Gucci 与他合作,于 2018 年在哈莱姆开设预约制工作室向他致敬。他本人也加入了 2025 年 Met Gala 的主办委员会,用 Zoot Suit 宣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尚遗产,向世人展示黑人花花公子风格的根源与魅力。 作为曾获美国黑人设计师蒙巴奇基金支持的年轻设计师,Sergio Hudson 以女性高级定制服起家,同样关注剪裁和色彩。2021 年总统就职典礼上,哈里斯与奥巴马夫人先后身着 Sergio Hudson 设计的深紫和亮蓝服装,成为关注焦点。 他经常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廓形,为政界与娱乐界的名流量身定制作品。美国媒体评价,Hudson 血液里有「南方绅士风范」,他的剪裁考究的西装往往贯穿灵感于教堂文化,同时色彩大胆,是对黑人花花公子风格的新诠释。 布鲁克林当代时尚品牌 Theophilio 的创始人 Edvin Thompson 擅长汲取牙买加童年记忆和纽约街头文化元素,常用鲜艳色彩、丰富纹理和可持续面料来庆祝多元文化身份。 该品牌的街头风与解构剪裁彰显黑人花花公子的现代延伸:例如在 2021 年的 Met Gala 上,他为短跑选手沙卡里·理查森和模特奥尔顿·梅森打造了极具识别度的礼服,向美国时装与黑人街头文化致敬。Lewis Hamilton 等人亦曾资助他参加 Met Gala 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品牌的曝光度,使 Theophilio 成为展示加勒比文化和可持续时尚的先锋。 Grace Wales Bonner,这位伦敦籍设计师其同名品牌自 2014 年创立以来,以探索非洲侨民文化与欧洲服饰传统的融合而闻名。Wales Bonner 的服装体现了非洲侨民复杂、迷人而丰富的历史。她经常将黑人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形象融入设计,剪裁严谨强调仪态尊严。 同时 Wales Bonner 与 Adidas 的合作系列也被视为时代标杆。她设计的多套男士礼服被选入 Met Gala 「Sufperfine: Tailoring Black Style」的展览,并将继续在即将到来的 Met Gala 红毯上用优雅服饰讲述黑人身份与文化的故事。 灯光暗下,这场以黑人绅装文化为核心的盛会,实则是三百年抗争史的浓缩展演,每一件礼服都在证明:时尚从来不是肤浅的游戏,而是弱势群体夺回话语权的隐形战场。 值得玩味的是,当 Gucci 最终向曾被告侵权的 Dapper Dan 致敬,当CFDA大奖越来越多颁给黑人设计师,时尚界正被迫直面自己的悖论:它一边消费着黑人文化的前卫基因,一边却长期将创作者拒之门外。正如策展人 Monica Miller 所说:“当我们在博物馆凝视这些华服,真正该被审视的是整个行业的权力结构。” 或许这场展览最大的启示在于:真正的时尚革命从不在秀场聚光灯下完成,而在每个普通人选择穿什么、如何穿的决定里。就像中国年轻人用汉服混搭街头风,或是苗族绣娘将传统纹样注入现代设计——当服装成为文化自信的载体,每个人都是改写历史的策展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1626潮流精选

1626潮流精选

创意、潮流、玩乐、态度!来自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潮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