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两岸发生战争,台军事专家直言:台军战机将来不及起飞!
文|小彭的灿烂的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的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最近这几年,台海地区的军事动态一直紧紧揪着全世界人民的心,成为国际政治军事领域的焦点话题。
而在这样剑拔弩张的背景下,2025年3月20日 ,台湾军事专家张延廷预判,一旦两岸开战,台军战机根本来不及起飞。
这个观点直接戳中了台军军事防御体系的要害,也让台湾民众开始重新审视 “以武拒统” 这一不切实际的幻想。
毕竟,战机作为现代战争中夺取制空权的关键力量,如果连起飞迎战的机会都没有,那台军所谓的防御又从何谈起呢?
那么台军的实际战备情况究竟如何?解放军又具备怎样的实力,能让台军战机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呢?
【台军战机真的来不及起飞?】
张延廷作为在台湾军事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他的预判绝非空穴来风。
在当今的空中战场,先进战机就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法宝,解放军近年来在战机研发与装备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众多先进型号纷纷亮相,其中歼 - 20 和歼 - 16 尤为耀眼。
歼 - 20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卓越特点。
歼 - 16 则是一款多用途战斗机,堪称 “空中多面手”,它不仅拥有强大的对空作战能力,在空战中能够与敌机展开激烈对抗,还具备出色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
相比之下,台军战机的劣势就十分明显了,台军的主力战机如 F - 16、“幻影” 2000 等,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引进的。
从战机代差来看,这些战机属于第三代战斗机,与解放军的歼 - 20、歼 - 16 存在代差。
在航电系统方面,台军战机的航电设备相对落后,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不足,导致飞行员在战场上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都远不如解放军飞行员。
在武器装备上,台军战机所配备的导弹等武器在射程、精度和威力等方面,也与解放军战机存在差距。
除了装备上的差距,飞行员的素质也是决定空战胜负的关键因素。
解放军一直高度重视飞行员的训练,建立了完善的训练体系。从基础飞行训练到高级战术训练,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科学施训。
飞行员们不仅要掌握高超的飞行技术,还要具备扎实的战术素养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除此之外,解放军飞行员还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参与过多次联合演习、巡逻任务等,在实际行动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反观台军飞行员,训练不足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由于训练经费有限、训练时间不足等原因,台军飞行员的飞行时长和训练强度都远远不够。
据报道,台军飞行员每年的平均飞行时长仅为 100 小时左右,而解放军飞行员的平均飞行时长可达 200 小时以上。
训练不足导致台军飞行员在飞行技术、战术运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曾经有一段台军飞行员训练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学员在训练时操作笨拙,教官在一万公尺以上的高空焦急嘶吼:“收油门!要撞啦!”
这样的场景,无疑反映出了台军飞行员训练水平的低下……
【地理位置与作战半径的影响】
从地图上看,大陆与台湾的地理位置关系十分特殊。台湾岛距离大陆沿海地区非常近,这一地理条件为解放军战机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解放军战机从大陆沿海机场起飞,凭借其先进的性能,短时间内就能飞抵台湾上空。
歼 - 10 系列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 2 马赫左右,从福建沿海机场起飞到台湾最近处,仅需短短几分钟。
这种快速反应能力,使得解放军在战争初期就能迅速掌握制空权,对台军形成强大的威慑。
而台军战机则受限于台湾狭小的空域,面临着诸多困境。台湾岛面积狭小,机场数量有限,且分布相对集中。
这就导致台军战机的作战半径和反应空间受到极大限制,一旦战争爆发,解放军可以通过对台军机场的打击,直接限制台军战机的起降。
除此之外,台军战机在有限的空域内活动,很容易被解放军的雷达监测到,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在实际作战中,作战半径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战机的作战效能。
解放军的歼 - 20、歼 - 16 等战机拥有较大的作战半径,能够在更广阔的区域内执行任务。
以歼 - 16 为例,其作战半径超过 1500 公里,这意味着它可以在远离基地的地方对目标发动攻击,并且在完成任务后还有足够的燃油返回基地。
而台军的 F - 16 战机作战半径仅为 900 公里左右,“幻影” 2000 的作战半径也不过 1200 公里。
在面对解放军战机时,台军战机往往会因为作战半径的限制,在作战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有效支援其地面部队。
【其他军事专家的看法】
除了张延廷,还有不少军事专家也对两岸空中力量对比和台海战争局势发表过看法。
军事专家杜文龙就曾指出,解放军在无人机领域的发展领先台军,他提到,解放军的无人机种类繁多,从察打一体无人机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应有尽有。
这些无人机在战场上可以执行侦察、监视、攻击等多种任务,能够为解放军提供实时的战场情报,并且在必要时对台军目标发动突然攻击,这让台军防不胜防。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解放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成功模拟对台军目标的打击,展示了其强大的作战能力。
军事专家宋忠平也表示,台军在防空反导体系上存在漏洞,他分析,台军的防空系统虽然看似密集,但在面对解放军的饱和攻击和先进的电子干扰时,很容易陷入瘫痪。
而且台军的防空反导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作战能力,各防空阵地之间信息传递不畅,无法形成有效的防空网络。
不过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台军并非毫无还手之力,有部分军事专家指出,台军可以利用其本土作战的优势,熟悉地形和气候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装备和人员素质的不足。
但这种观点忽略了现代战争中制空权的重要性,以及解放军在各方面的绝对优势。
在现代战争中,缺乏制空权就意味着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本土作战的优势也将难以发挥。
【国际形势对两岸军事态势的影响】
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一直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是台海局势紧张的主要外部推手。
美国长期奉行 “以台制华” 战略,不仅向台湾出售大量先进武器,还频繁派遣官员窜访台湾,甚至扬言要军事介入台海冲突。
从近年来美国的军事行动来看,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不断加强,航母战斗群频繁在台海附近海域活动,试图对中国进行军事威慑。
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在台海问题上也不断挑衅,日本政府多次发表涉台不当言论,将台湾问题与日本的 “安全利益” 挂钩,甚至表示要在台海发生冲突时对美国提供支持。
日本还在其西南诸岛加强军事部署,试图在台海冲突中对解放军进行牵制。
这些外部势力的介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台海局势的复杂性,但并不能改变两岸军事力量的对比。
解放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实力,有能力应对任何外部干涉。
而且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积极发声,向世界阐明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 “台独” 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
这也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干涉行为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使其在采取行动时不得不有所顾忌。
【结语】
张延廷关于两岸一旦开战台军战机来不及起飞的预判,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从多个角度揭示了两岸军事力量的巨大差距。
但战争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首选,它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和损失。
并且两岸同根同源,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所以和平统一才是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的最佳选择。
参考资料:
台海网在2025-03-20关于《若两岸发生战争 张延廷: 台军战机来不及起飞》的报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