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携YU7亮相武大,YU7今年必然大火,真诚是雷军的必杀技
我敢预测,今年小米 SU7 绝对会成为市场的爆款。为什么呢?你可以到年底去看这台 SU7,我敢说,如果小米的产能能跟得上,月销绝对破 2 万,甚至可能会破 3 万。你看这颜值、这造型,如果价格还能有超高性价比的话,那绝对是卖爆的,真的没得说。
雷军在营销方面就是高手。今天他带着 SU7 亮相武汉大学,为什么是武汉大学呢?因为这里是雷军的母校,是他梦开始的地方。雷军去年还是前年,刚刚给武汉大学捐了 10 亿。所以当他带着自己的梦想座驾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时,这又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关注点。
现在,蔚来、特斯拉、小鹏等车企其实真的非常危险,因为小米真的太猛了,雷军太懂营销了。他们虽然先跑了这么几年,但是雷军一来,立刻把优势追了上来。
而且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新势力车企大多都没有什么核心技术,不像比亚迪、华为,有很多自主研发的技术。比亚迪甚至连电池都是自己研发的,而且刀片电池真的非常厉害。最近比亚迪宣称 5 分钟能充 400 公里,说全球遥遥领先真的都不过分。你能找出一个车企,其充电技术的充电速度比比亚迪更快的吗?没有,真的没有。
但是小米没有类似比亚迪这么厉害的核心技术,为什么没有人喷它呢?要知道,这几年国内很多网友对于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创新的企业,包容度是很低的。比如说手机、电脑行业,最典型的联想,大家都说它是组装公司,一直在批评它。为什么到小米这里,大家的包容度就这么高,而且还给了这么多情绪价值呢?
这里面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下蜜雪冰城。4 块钱的柠檬水用了隔夜柠檬,大家为什么不骂,而且还都在为蜜雪冰城站台呢?这就证明,当一个东西性价比足够高的时候,市场的包容度是非常强的。你看小米 SU7,20 万左右,但是给到你的情绪价值是百万级别保时捷的那种,所以大家很能包容它。如果你这车卖七八十万,你猜猜市场会有怎样的反应?包括小米 SU7 Ultra,卖 50 万,能给 1500 匹马力,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创不创新先放到一边,这么好的颜值、这么高的马力,内饰也过得去,各方面质量也非常不错,确实没什么可挑剔的。
而且还有一点,我非常佩服雷军,就是他的真诚。国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有些企业确实搞了一些创新,但是不要动不动就说 “遥遥领先”。东西确实可能领先一点点,但是老是说 “遥遥领先”,第一次说大家觉得新鲜,第二次说就恶心了,第三次说已经审美疲劳了,接着每次都说 “遥遥领先”,真的让人受不了。比如搞了一个小折叠手机,把大折叠变成小折叠,就说是 “遥遥领先”,这真的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把股市都搞崩了。
所以雷军最大的优势就是真诚,而且他跟用户之间几乎是零距离的。很多企业家搞营销,把自己搞得高高在上,比如某车企负责人,让用户觉得和车企距离很远,让那些本来不是特别喜欢这个车的人产生反感。但是小米不一样,大家觉得小米这公司很真诚,而且服务真的做得非常不错。你出了什么问题,马上找客服,服务速度非常快。
从小米的手机到现在的小米汽车,其实雷军一直都知道自己的优势。并不是雷军不想创新,或者小米不想创新,创新是需要积累的,技术研发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华为、比亚迪能有今天,是 20 年甚至 30 年的积累。华为的芯片,从 90 年代就开始搞了。你说小米不想搞芯片吗?雷军当然想搞,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砸钱就能搞出来的,人才得积累,技术也得积累,而且这就像搭积木,是一块一块搭上去的。
比亚迪也是 2003 年开始做汽车,而且王传福一开始就想做新能源汽车,做电动车。所以当比亚迪之前油车做得很不错的时候,他突然砍掉油车业务,完全转型做电动车,哪怕刚开始做电动车走了很多弯路,市场不买单,他依然坚持。所以到了这几年,才有这么多技术的井喷。我相信有一天小米也会这样,拥有很多自主研发的技术。
雷军知道自己在这个阶段需要做什么,就好像华为当年也是靠做贸易起家的,任正非最早是代理了香港一家公司的交换机起家的。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走自主研发的路子,就好像还没学会走路就想学跑步,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觉得小米、比亚迪、华为,都是代表了中国制造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厚此薄彼。不要因为喜欢小米就去黑比亚迪,也没必要因为喜欢比亚迪就去黑小米。王传福跟雷军之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雷军做小米之前,曾经跑到比亚迪去请教王传福,王传福也给了很多自己的经验。
企业与企业之间应该携手并进,一起发展。中国汽车要在世界上超越德国汽车、日本汽车、美国汽车,需要一批企业共同努力,包括蔚来、小鹏、长城、吉利、上汽、一汽、广汽等等,大家一起协同发展,并不是靠某一家企业。所以大家对中国的车企真的应该更加包容一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