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药品能否随意丢弃? 正确处理有 “方”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药品是日常必需品之一。无论是感冒药、肠胃药,还是慢性病用药,许多家庭都会准备一个小药箱以备不时之需。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品过期失效的情况在所难免,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失效药品,关乎我们的健康、家庭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
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质量的期限,一旦超过这个期限,药品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有些药物仅是疗效降低,而有些则会完全失效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例如四环素过期后会分解成脱水四环素,它会损伤人体肾脏的肾小管细胞,导致酸中毒等严重后果;胰岛素过期或发生冻结后其结构的二硫键发生改变,可使注射部位出现瘙痒、疼痛、发热、肿胀和皮下脂肪萎缩;青霉素超过有效期限,不仅失效,且促使青霉素结构裂解为无药理活性的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易致过敏性休克、药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哮喘发作等。
若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其危害同样不可小觑。过期药品容易分解、蒸发,散发出有毒气体,造成室内环境污染,严重时还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危害。当它们被当作普通垃圾处理时,药品中的有害成分会渗透到土壤和水分中,最终对土壤以及水源造成巨大危害,破坏人和动植物的生物链。
据《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披露,我国约有 78.6% 的家庭备有家庭小药箱,80% 以上家庭没有定期清理的习惯,导致 30% - 40% 的药品超过有效期 3 年以上。全国一年产生过期药品约 1.5 万吨,如用载重 5 吨的大卡车来运,至少需要 3000 辆。而 1 颗过期药对环境的污染竟然相当于 3 节废旧电池的污染。
正确处理失效药品的方法1、家庭自行处理
固体状药品
对于过期的片剂、胶囊等固体状药品,应将其放入密封的袋子中,再扔进不可回收垃圾桶。这样可以防止药品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散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避免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重新流入市场危害他人健康。
液体药品
如咳嗽糖浆等口服液,在彼此不混杂的情况下,可分别倒入下水道中冲走。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倒入下水道时,要避免不同药品混合,以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或其它有害物质。
针剂类、水剂类注射药品
不要开启包装,连同包装一起放在袋子中扔进不可回收垃圾桶。开启包装可能会导致药品泄漏,对处理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喷剂药品
在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彻底排空后再丢掉,避免接触明火。这是因为喷剂药品中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的成分,排空后可以降低安全隐患。
2、利用回收渠道
社区回收
许多城市已经在社区开展了过期药品回收工作。例如,深圳市的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已经初具规模,过期药回收箱进入 300 多个社区。居民可以将过期药品送到社区工作站的回收箱,由相关部门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药店回收
部分药店也设有过期药品回收点。虽然有些药店可能因为申请危废转运资格等手续繁琐而不愿开展回收工作,但仍有像广药白云山等企业坚持进行过期药回收。消费者可以主动咨询当地药店是否有回收服务,并积极参与。
政府部门回收
一些地方的药监部门会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开展过期药品回收活动。居民可以关注当地药监部门的通知,将过期药品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回收处理。
留意已开封药品的失效表现药品一旦开封,其保存条件发生改变,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失效。了解已开封药品的失效表现,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药品问题,避免误服。
片剂
颜色变化 :正常的片剂颜色均匀。失效后,可能会出现变色现象。例如,白色的药片变黄或出现斑点。这很可能是药品中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氧化、降解等反应。
表面质地改变 :表面可能出现裂痕、斑点或变粗糙。如阿司匹林片,受潮后表面会逐渐变得粗糙,甚至有结晶析出。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水解倾向,吸潮后水解反应加速,导致药品失效。
胶囊剂
囊壳变化 :囊壳可能会变软、变黏或硬化。例如,一些明胶制成的胶囊壳,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吸水变软,甚至黏连在一起;而在干燥环境中,又可能过度失水变硬、变脆,导致胶囊内容物泄漏。
内容物异常 :打开胶囊后,内容物可能出现结块、发霉、异味等情况。如维生素 E 胶囊内容物正常情况下是澄清的油状物,失效后可能会出现浑浊、沉淀或散发出哈喇味。
口服液
澄明度改变 :原本澄清的口服液可能会出现浑浊、沉淀。例如,止咳糖浆失效后,可能会有固体颗粒沉淀在瓶底或悬浮在液体中,这可能是药物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或微生物滋生导致的。
颜色和气味变化 :颜色加深或变浅,气味变淡或出现异味。比如,正常的感冒冲剂溶液是清香味,失效后可能会有酸味或其它刺鼻气味。
外用软膏
质地改变 :软膏可能会变硬、变稀或分层。例如,一些含有油脂成分的软膏,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下,油脂和药物成分可能会分离,导致药效不均匀。
颜色和气味异常 :颜色变深或变浅,气味变酸、变苦或有其它异味。如抗菌软膏失效后,可能会散发出刺鼻的酸臭味。
防药品过期的建议合理备药
遵循医嘱开药 :医生在开药时应严格按照 “急三慢七” 的规定,即急性病症最多开三天药,慢性疾病首次开七天药。这样既能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又能减少剩余药品的数量,降低药品过期的可能性。
谨慎购买促销药品 :面对药房药店的各种促销活动,消费者应理性对待,避免盲目囤药。购买时要关注药品的有效期,尽量选择生产日期较近、有效期较长的药品。
妥善保管药品
了解药品贮存条件 :不同药品有不同的贮存要求,有的需要避光、有的需要防潮、有的需要冷藏等。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存,以延长药品的有效期,防止药品因保存不当而提前失效。
定期整理药箱 :养成定期整理家庭药箱的习惯,一般 3 - 6 个月整理一次。检查药品的有效期、性状等,及时清理出过期或失效的药品,并做好记录,以便下次整理时能够快速识别。
总之,药品失效后正确处理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对过期药品危害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时积极参与到过期药品回收工作中。政府部门、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等各方也应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完善、高效的过期药品回收机制,切实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参考资料
[1]孙秀艳,林丽鹂.过期药,怎么办[J].浙江人大, 2017(7).DOI:CNKI:SUN:ZJRD.0.2017-07-028.
[2]李怡然.过期药别随意当垃圾扔[J].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18(7):2.DOI:CNKI:SUN:JSWB.0.2018-07-062.
[3]张石革.药品过期失效绝不能凑合用[J].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18(8):1.DOI:CNKI:SUN:JSWB.0.2018-08-030.
声明:文章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