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麦开秤价吓人,农民卖粮苦难言,贸易商抢粮背后有猫腻?

大妹的农村生活 1天前 阅读数 60 #推荐

小麦开秤了,价格咋就让人觉得透心凉?在河南,潮粮的价格居然低到0.84元一斤!而干粮的价格,却能达到1.25元,水分还要控制在12%以内。看着这个价格,让人觉得真是“高处不胜寒”,差价大得让人抓狂。

那为什么湖北的粮商跑到河南来抢购潮粮,甚至连40水分的粮食都不放过?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其实背后的原因着实有点复杂。随着烘干塔的普及,贸易商们有了加工潮粮的能力,能够把这些高水分的粮食处理成干粮后再以高价出售。新麦的质量普遍好,特别是今年的天气条件,让人感觉似乎有点“百花齐放”的趋势。湖北的企业急需优质小麦入库,自然愿意出高价来收购。

不过,面对这种抢购热潮,本地的粮商却愁得直挠头。他们发现,虽然市场热闹,但收粮却根本没什么利润可言。加上湖北的粮商们也在思考“收了麦子之后卖哪儿去”,市场看似繁华,其实暗藏玄机。面粉厂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收新麦的成本居高不下,但麸皮的价格却断崖式暴跌,根本没法和市场行情对接。

说到面粉厂不得不提的是,麸皮的价格跌得让人心惊。它的销量降低,面粉厂不得不降价销售,这样一来,高价收购的原料却又不能顺利转化为产品。这种矛盾让人痛心疾首,企业经营的苦恼真是肉疼。再加上豆粕价格也在下滑,饲料厂们纷纷开始调整配方,改用玉米和小麦。大企业因为有合同在手,似乎不怕波动,但小企业就只能随波逐流,真是“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今年的小麦种植情况也让大家捏了一把汗。天旱的状况虽然让小麦的质量看起来不错,但农民们却不得不担心未来的气候变化。像是阴云笼罩的天空,谁也无法预测接下来的天气会如何影响收成。农户们心里清楚,只有等到真正的丰收季节才会有实际的收益,而不是眼下这虚无缥缈的数字。

陈麦的价格反而看似出现了“逆袭”,这可让不少粮商乐开了花。面粉厂们对新麦的产量表示担忧,提前囤积陈麦以备不时之需。而玉米价格的上涨,也会调动小麦的需求,形成一个连锁反应。那些手握陈麦的商家,心里盘算着不妨再等等,等着价格进一步上扬。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农民们的困惑与焦虑愈发明显。以为0.8元一斤的潮粮就是亏大了,但其实水分差距才是关键。许多农户在面对复杂的市场报价时,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无助。贸易商们不断在试探市场的底线,生怕自己再度陷入去年的亏损泥潭。而面粉厂则在原料和成品之间徘徊,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但这个平衡点似乎一直在变动。

山东和河南的面粉厂报价也是五花八门,涨涨跌跌的行情让人晕头转向。兖州的面粉厂报价1.24元,聊城的则是1.25元,而安徽亳州的五得利却反而降了价格,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麸皮价格的暴跌仿佛在提醒着大家,继续高价收购的风险有多大。

市场的变化无常,谁都不好说下个月的价格会如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大妹的农村生活

大妹的农村生活

爱美食,爱做饭的朴实农村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