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在长平之战前!原本有两次逆天改命的机会,他却都没把握住

我就喜欢看足球 5天前 阅读数 5 #推荐

赵括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被世人嘲笑的对象,而他短暂的一生则是跟纸上谈兵和长平之战联系到了一起。纸上谈兵是出自赵括的父亲赵奢之口,他的原话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并担忧其只会“纸上谈兵”(原文为“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何变也”)。赵奢为何会说爱子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世人都以为这是赵奢对赵括非常了解,认为赵国要是用他为主将肯定会败,不想让赵括成赵国兵败罪人。

其实,从一个父亲角度来看赵奢一再说赵括当主将不行,就是为他保命。赵奢作为战国公认的名将,他一生身经百战对战争的残酷性非常了解。赵奢清楚一旦赵括为赵军主将,等待他的必是九死一生考验。尤其是赵军未来面临的是已经露出虎牙的秦军,他亲自上阵指挥也没十足把握赢,更何况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

简单来说赵奢明白赵括一旦被任命为赵军主将,等于是送人头。所以,赵奢希望通过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彻底断了赵国国君重用赵括的念头,以便能保全爱子的性命。只是赵奢没有想到白起会采用反间计,将赵奢为赵括打造的不堪重用人设直接打破。白起为了能让赵国换掉防守能力强的廉颇,故意制造舆论。

白起四处散播秦军就怕赵括的言论,让急于跟秦军决战的赵国国君,下定决心要撤掉廉颇换上赵括。当赵国国君任命赵括为主将的时候,赵括母亲坐不住了。赵括母亲深知这次赵国和秦国决战,赵括肯定是凶多吉少。所以,赵括母亲第一时间就劝说赵国国君收回成命。

赵母上书力谏,指出赵括与其父赵奢的差异:赵奢为将时:与士卒同甘共苦,赏赐尽分将士,受命后不问家事。赵括为将时:傲慢对待军吏,私藏赏赐,甚至急于购置田产,缺乏统帅应有的责任感。最后赵母请求赵王:“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王勿遣。

赵母的意思和赵奢差不多,也是表示赵括不堪重用,希望赵国国君不要用他当主将。赵括在长平之战前原本有两次活命机会,父亲赵奢和母亲的话,但凡赵国国君能听进去一句,他就不至于在长平之战阵亡。赵括父母联手保爱子的命都没保住,反而让赵括落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恶名,将长平之战惨败责任都算在了赵括一人身上,这是夫妻俩都没想到的事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我就喜欢看足球

我就喜欢看足球

喜欢中超和中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