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卖家亏大了,美国大批召回,卖家损失上亿

跨通SHE 2天前 阅读数 9 #财经

超40万个充电宝被召回

众所周知,欧美市场对产品安全问题极为重视,监管体系严格,审查标准也远高于许多其他地区。然而,在如此高标准的合规要求下,产品安全暴雷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不仅反映了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也凸显了企业在全球化经营中所面临的合规挑战。

近日,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发布公告称,总部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Casely公司旗下约42.9万个便携式充电宝将被召回,理由是这些充电宝中的锂离子电池在为手机充电时存在过热问题,可能会引发火灾、烧伤等潜在风险。

Casely旗下一款便携式充电宝被召回 图源:CPSC

具体来说,Casely这款被召回的产品涉及型号为E33A的Casely Power Pods 5000mAh便携式MagSafe无线手机充电器。产品右铭牌正面印有“Casely”字样,背面则印有型号E33A。

2022年3月至2024年9月期间,Power Pods充电宝在亚马逊、getcasely.com等电商网站上持续售卖,价格在30至70美元之间。由于体积小、携带方便,该款产品也赢得了大批消费者的喜爱,两年多时间里累计售出了约429200件。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使用,Power Pods充电宝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CPSC透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针对这款问题产品,Casely公司已收到51份消费者报告,称他们在使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锂离子电池过热、膨胀甚至起火,已有6位用户因此轻微烧伤。

已有6人轻微烧伤 图源:CPSC

为了消费者的安全考虑,在消费者安全委员会的要求下,Casely公司选择将Power Pods充电宝召回。CPSC建议相关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此问题产品,并联系Casely公司进行免费更换,无需提供购买凭证,Casely目前也正在联系所有已知购买者。

卖家需重视合规问题

回顾以往众多产品召回案例,能够清晰地发现各大监管机构对不同产品的监管力度有所侧重。

具体来说,儿童和婴幼儿产品由于使用群体的特殊性和脆弱性,如婴儿床、儿童玩具等,极易因质量问题对孩子的安全造成威胁;老人和残障人士用品,如轮椅、助行器等,考虑到使用者行动不便或身体机能受限,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至关重要;此外,带电产品,例如各类小家电、电子产品等,因涉及电气安全,一旦存在质量问题,很可能会导致触电、起火等严重事故。

因此,以上品类都是消费安全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同时也是召回事件的多发地。

举例来说,今年3月,CPSC就下令召回Onasti在亚马逊销售的一款幼儿塔凳,原因是该产品存在严重跌倒和受伤风险。2024年3月至2024年12月期间,该产品在亚马逊商城售出约10300件,售价在72美元到92美元之间。

Onasti幼儿凳被召回 图源:CPSC

坦白说,出于对消费者安全的考量,将问题产品召回措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从卖家的角度出发,大规模召回事件意味着卖家前期在该产品上的所有投入——包括研发、采购、营销、物流等环节的耗费,都将付诸东流。

以本次充电宝召回事件为例,可以看到,Casely这款充电宝的售价在30-70美元之间,只按30美元的最低价格算,Casely公司此次最少也要损失1287.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399.48万)。

Casely充电宝售价30美元至70美元 图源:CPSC

由此可见,产品召回绝非小事,不仅与品牌及公司在跨境市场的声誉紧密相连,而且还直接关联着卖家的经济收益。

不过,倘若仅仅是因为产品安全方面存在疏漏而导致产品被召回还算能接受,就怕产品的安全隐患已经给消费者带来了实质性伤害,卖家处理起来就明显要棘手得多。

不久前,深圳市车扬科技有限公司就被卷入一场人身伤害索赔案,原因是其产品配件中自带的一颗纽扣电池被儿童误吞,导致孩子气管灼伤,于是对方父母将亚马逊告上法庭,车扬公司为共同被告。消息显示,原告方要求车扬公司赔偿83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000万。

深圳市车扬科技有限公司 图源:车扬

总而言之,产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卖家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一定要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从根源处杜绝类似情况的出现。如果不幸遇到难以处理的情况,也要迅速反应,积极维护品牌声誉和信誉,尽力将伤害降到最低。

作者 | 李不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跨通SHE

跨通SHE

跨境电商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