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前CEO卫哲: 不敢一日自废惰
卫哲: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去避免走一些可以避免的弯路是非常可惜的。从个人成长来说,我提倡极速成长,避免走弯路。但我反对跳跃式发展,它可能会带来短期的辉煌,但不可能获得持久的成功。
很多人将卫哲的职业生涯称之为“传奇”。大学毕业9年,从一名秘书做到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区总裁,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500强公司中国区总裁。卫哲的职业发展路线几乎是火箭式的急速上升。
“卫哲不聪明,但悟性很高。”这是卫哲的第一任老板、被称为“中国证券业之父”的上海万国证券老总管金生对他的评价。卫哲自己认为:“聪明是神来之笔,但悟性是想明白的。”
卫哲在做秘书、为管金生剪报时,会留意老板看文章的方向,直做到管金生不看他的剪报中午就吃不下饭。卫哲是善于总结的人,有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言,而成功的践行者就是他自己。
工作三年的时候,他的同学惊奇地问:“你怎么升得这么快?”卫哲回答:“你不知道我一天干14~16个小时,我干三年就相当于一般人干五六年了,干了6年的人也应该是这个位置了。”
卫哲的简历,不少时间段是重叠的,因为他将很多事情都交叉起来做了——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去证券公司工作;工作期间,又读了伦敦商学院的EMBA。
对于任何渴望在职场上实现极速成长的年轻人而言,他的职业发展可以被描述为两个阶段的奋斗历程:
第一阶段,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能够从最底层的岗位起步,短则八年,长则十年,成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公司的副总裁;
第二个阶段,就是在这个副总裁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历练和业绩上的出色表现,抓住机会勇猛一跃,成为公司的总裁(CEO)。
卫哲的职业发展路线几乎是火箭式的急速上升。所谓火箭式提升,它并不是指跳跃式提升。火箭式提升是逐级而进,完成前级再进入后级;而跳跃式提升是去越级地跳过很多必须经过的历程。
9年来,从最基本的秘书工作,到部门助理,到副科长及科长,到部门副经理及经理,然后是副总监及总监,再到副总裁并最终到总裁,其中没有一个岗位被他跳过。你如果跳过某个岗位,你就必然会有业务知识或管理经验的空白点,所以他反对跳跃式发展,它可能会带来短期的辉煌,但不可能获得持久的成功。
卫哲说,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去避免走一些可以避免的弯路是非常可惜的。所以从个人成长来说,他提倡极速成长,避免走弯路;他的整个极速成长不是大学时代就有的计划,但也不是任职到总裁以后才来回顾这条路怎么个走法。应该说,每走一步,每隔两三年,我都在自我总结,是否走了弯路,或者说是否荒废了自己的青春。
卫哲是善于总结的人,有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言,而成功的践行者就是他自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