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闪充可能是假的?比亚迪高管发文,几天之后,就有大动作

温子豪阿 3天前 阅读数 28 #推荐

3月17日,比亚迪正式推出了其创新的兆瓦级快速充电技术,并首次展示了支持这一技术的唐L EV和汉L EV车型。这一技术允许在车与充电桩完美协作的情况下,实现高达1000kW的充电功率。具体而言,对于一块100千瓦时的电池,理论上只需6分钟即可充满,考虑到充电过程中的缓冲时间,总充电时间约为10分钟。比亚迪提出的“一秒充电行驶两公里”和“五分钟充电行驶四百公里”的承诺,预示着这一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彻底改变现有的电动汽车市场格局,迫使其他电动车平台进行重大技术革新。

然而,由于相关数据表现过于惊人,不少网友和汽车业内人士对比亚迪的新技术提出了诸多疑问。他们主要关心几个方面:这项技术是否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现有的电网基础设施能否承受如此巨大的瞬时电力负荷?此外,如此快速的充电方式是否会缩短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导致提前更换?这些质疑声此起彼伏,使得比亚迪的高层们倍感压力,他们不得不面对公众对其兆瓦级闪充技术真实性的广泛怀疑。

比亚迪品牌和公关负责人近日就兆瓦闪充技术发表看法,直言"这项技术太过超前,以至于不少人都难以接受"。这种说法恐怕会让业内同行感到压力。确实,兆瓦闪充代表了充电技术的重大突破,其先进性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比亚迪此次的表态,不仅展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也反映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不过,正如负责人所言,面对如此前沿的技术,市场还需要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

李云飞还分享了一些关键数据:比亚迪计划在4月推出唐L EV和汉L EV两款新车,同时将有500座兆瓦级快充站投入运营。这意味着公司已完成4000座快充站目标的12.5%。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比亚迪的快充设施主要集中在总部周边,鲜少在其他地区出现。但从目前进展来看,4000座快充站的建设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困难。这类充电站的建设技术已经成熟,只要具备相应条件,工程推进速度会相当快。

不少人担心电网无法承受兆瓦级快充的压力,认为这种技术只是营销噱头。对此,比亚迪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采用电网与储能系统相结合的模式。在实际使用中,快充站并不会持续满负荷运转,车辆充电是间断性的。因此,在非高峰时段,电网的富余电能会被储存到储能设备中。当具备快速充电功能的车型,如唐L、汉L等前来充电时,储能系统就能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实现全功率输出。这种电网+储能的组合方案,对深耕电池领域多年的比亚迪来说,完全在技术能力范围内,根本算不上什么高深技术。

对于大家普遍的电池性能问题,比亚迪的汉L EV和唐L EV,以及即将推出的其他纯电动车型,都采用了先进的超级e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在充电管理上表现出色,电池本身也设计得相当坚固,能够承受高达1000V的电压和1000A的电流。作为一家经验丰富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已经完成了对这些电池的长期耐用性测试。所以,关于电池是否能经得起考验,这已经不再是消费者需要担心的问题了。

李云飞对兆瓦闪充未来发展的看法相当客观。目前比亚迪在某些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未来可能被其他企业超越,这种竞争对行业来说是积极的。我们同样认为,行业内的竞争能推动整体进步。正如之前提到的,比亚迪推出兆瓦闪充后,其他厂商很可能迅速跟进,开发出技术细节不同但效果相似的快充方案,最终实现油电补能速度的同步,这是大势所趋。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很多人依然坚持“眼见为实”的观念。尽管我们已经亲眼目睹了兆瓦闪充技术在汽车上的实际效果,但对于尚未体验过的人来说,比亚迪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用户的直观感受。只要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技术的优势,信任自然就会建立。以比亚迪的渠道覆盖和执行效率,实现这一点并不困难。

技术本身再厉害,如果没真正走进用户的生活,大家也不会买账。比亚迪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技术不够强,而是怎么更快地把这些技术送到用户手上。说白了,就是得加快布局速度,让更多人能亲身体验到这些技术的好处。所以,对比亚迪而言,当务之急就是提高服务网络的覆盖效率,让技术真正落地,走进千家万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温子豪阿

温子豪阿

温子豪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