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提出一条对华毒计,小心思藏的很深,倒逼中国先对上日本

吕喆有话说 4天前 阅读数 44 #军事

在4月的最后几天,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兰访问日本,突然提出了一系列的合作建议,围绕造船业,美国希望日本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只,与此同时,也希望日本可以投资美国西海岸造船业。然而,这一系列看似是“技术合作”的要求,小心思却藏的很深。

很直观的说,美国海军的主意,从根源上就透着“不协调”感。不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亦或是早些时候的奥巴马,都不约而同的提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振兴美国的工业制造业。而美国海军的这个提案,却俨然是4、50年前制造业外迁的架势。这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摆明了有鬼。

更不用说,自1920年《琼斯法案》和1960年代《伯恩斯·托尔弗森修正案》实施以来,美国始终以立法形式禁止外国参与本国军舰建造。因而,这种“不协调”的背后,是赤裸裸的战略算计。美国试图通过军工订单绑定日本产业链,将东京变为对抗中国的“前沿工厂”。

很明确一点,美国对日本的战略控制正从军事基地向产业链纵深渗透。通过军舰代工,日本将被深度植入美军供应链体系,其船厂技术标准、生产流程乃至原材料采购均需符合美国规范。这种“技术殖民”将彻底扼杀日本军工自主性,使其沦为美国印太战略的附庸。而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期频繁访问东南亚、试图构建“去美国化”供应链的努力,在此背景下更显苍白。

当然了,或许也有其他政治目的在里面。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美国造船业的崩塌,本质是美国去工业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夹杂着政治博弈和利益纠纷的产物。美国12家主要船厂中,7家因订单不足濒临破产。特朗普政府曾试图对中国船只征收单次350万美元的“停靠费”,却因国内航运业反对而搁置。此刻拉日本入局,恐怕也有转移矛盾的嫌疑。既掩盖自身产业凋敝,故意在舆论上突出“对抗中国的成本”。

必须指出,美国这份提案,对中国的危险性,在于其长期效应。为什么这么说?其一,日本造船业与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等战犯企业渊源极深,其产能扩张必然伴随右翼政治势力的壮大。其二,近年来,日本已通过“出云”级准航母、高超音速导弹等项目突破和平宪法,若再获美军舰订单,其军事野心将加速膨胀。其三,美国乐见中日因历史问题、东海争端再度对立,从而迫使中国在台海、南海之外开辟“第三战场”,倒逼中国不得不优先解决日本,进而分散了战略资源在战场上的投入。

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正将“台海冲突模板”复制到东海。通过武装日本、炒作“中国威胁”,诱导中日走向“擦枪走火”。若日本军舰凭借美军技术支持在钓鱼岛、台海问题上挑衅,中国被迫反击的连锁反应恐将撕裂地区稳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吕喆有话说

吕喆有话说

没错,我就是吕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