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大米年产量对比,和军事实力恰好相反,最拉胯的是哪一家?

阿驰的农事乡韵 3天前 阅读数 122 #推荐

提到军事力量排名,国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美国第一,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

大家习惯了这种排序,觉得强国应该样样都强,但如果把视角换到吃饭这个问题上,排名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拿大米这个最主要的粮食来说,中美俄的排名,跟军事实力正好相反,每一家的产量,都跟另一家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

哪家最强,哪家最拉胯?下面来看一下。

俄罗斯:重在参与

俄罗斯的大米年产量为120万吨,塞牙缝似乎都不太够,连全球前十也挤不进去。

军事上位列前三甲,但农业发展似乎还有进步的空间。

虽说俄罗斯的国土广袤,还有着全球三大黑土地的其中之一,可适合种水稻的田地少得可怜,黑土地虽然肥沃,可冬季过于漫长,水稻生长期被压缩到极致,一年到头,就那么点时间能种。稍有不慎,寒流一来,努力就付诸东流。

因为前苏联时代重工业优先,让农业长期不受重视,也是直到近年,俄罗斯才开始在车臣等地试种水稻,才勉强把产量拉高了一截。即便如此,120万吨,确实有些不够用,大米的名次争夺,也只能重在参与了。

美国:偏科严重

美国大米年产量为705万吨,也是十分平庸,如果运气好,偶尔还能挤进全球前十。这让人想不明白,要知道,美国的农业是十分发达的,大米作为传统主食,产量这么低有点不太应该。

究其原因是,美国的农业发展,走的是“偏科”的道路,只种高附加值作物,比如玉米、大豆、小麦等,这些作物要么能喂饱牲畜发展牧业,要么能榨油换外汇,这些哪样不比大米挣钱呢?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因为大米产量不够,美国只能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进口大米,要不然都吃不饱饭。想想还挺有意思,美国在军事上八面出击,吃饭这件事还得看东方的面子。

中国:笑笑不说话

中国的大米产量,说出来吓一跳,足足200000000(2亿)吨,光看数字,就碾压了前两者。是美国产量的30倍,俄罗斯产量的200倍。

要知道,我们的耕地面积比美国少,国土面积也小于俄罗斯,却能生产出如此数量级的大米。

而且,还是不偏科的,并不是说种了大米,就忽视高价值作物了,而是“我全都要”。

玉米、大豆、小麦我要,大米我也要,哪怕地不够,也有各种“黑科技”变着法的种。北方盐碱地能种海水稻,西南丘陵陡峭那就用梯田种水稻,连沙漠边缘我也要搞节水灌溉种水稻。这样的花式种田方式,除了有着5000年深厚农业积淀的中国能这么玩,其它国家只能干看着,然后比出“666”的手势。

除了大米,各种粮食、蔬菜、水果,只要是地里长出来的东西,我们的排名不是第一,就是前三,没有跌出过前十,要不然,外网怎么称呼我们为“种菜民族”呢?

为什么中国那么能种?归根结底有三点

1.悠长无比的农耕文化

放眼世界,哪个文明如中华文明一样,拥有长达数千年未间断的农耕历史?

以前有神农尝百草,今有菜篮子工程,我们对农业的理解,是深入骨髓的。什么节气种什么,哪种土壤配哪种肥,怎么看天时地利,对我们来说早已刻进了基因里。

这是时间沉淀下来的宝藏,是我们种族的独特天赋,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复制的深厚底蕴。

2.优越绝伦的勤劳坚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我们才会喊出这样的口号,这代表着脚踏实地,勤劳奋斗,坚韧不拔,是亿万农民世代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信念。

面朝黄土背朝天,为了碗里的粮食,哪怕再辛苦再难,我们也愿意耕种,就算种不出来的,想着法子也要种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土地有局限,也能硬是破开局面,成为世界的农业奇迹。

3.“民以食为天”的信念

对我们来说,土地不是什么金钱,而是能让人吃饱饭的根本。因为“人是铁,饭是钢”,所以必定“民以食为天”,这是去所有人都认可的共识。

我们对土地的敬畏,对粮食的执着,实现了我们农业第一国的成就。

能用有限的耕地,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并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军事强大固然重要,但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在这一点上,我们拥有任何其他大国都难以比拟的底气。看着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想着仓库里满满的粮食,这比什么先进武器都更能带来踏实的安全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硬气!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阿驰的农事乡韵

阿驰的农事乡韵

种植技巧分享 植物,蔬菜,水果冷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