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彻底不装了!侮辱中国、强制征用华人在美资产,连绿卡都不保

江卿曻 4天前 阅读数 32 #国际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曻

前言

美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在美华人资产的打压政策,甚至以“国家安全”为名义开始强制针对华人富豪和中国企业的资产清算和土地征收。

要知道美国一直可是被称为“自由之乡”,私人财产不可侵犯的地方,而现在竟然开始出这样的“幺蛾子”,这简直就是“合法抢劫”,美国这究竟是要干什么?中国对此又是如何回应的?

美国对华裔富豪的清算与冲突

美国针对华裔富豪和中国资本的打压愈加严厉,特别是2023年,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极端措施,直指在美华人的资产。

在2023年,美国著名的科技企业家赵长鹏,因涉嫌违反美国法律,最终被迫支付了72亿美元的罚款。

这一清算并不限于个别富豪,美国的打压逐步扩展至所有涉及外资的领域,尤其是在土地和房产方面。

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美国政府通过制定新的法案,要求在美的中国企业和富豪强制出售其在美国的资产。

这项被称为《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的法案,允许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要求中国公民出售其在美国的土地和房产。

这项法案的通过,意味着只要美国政府认定某些资产存在“安全风险”,就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强制征收,而无需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也不受司法审查的制约。

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任何明确的证据支持,反而让不少人怀疑,美国是在利用“国家安全”的幌子,进行对外资的清算。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举措似乎正在变成一股趋势,逐步扩展到更多领域,特别是涉及土地和房产等高价值资产的征收。

美国副总统万斯的极端言论更是火上浇油,他公开表示,要“夺回”所有被中国企业和富豪控制的土地,并强调连一块草皮都不应留给中国人。

这样的言论,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部分支持者认为这是恢复国家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而反对者则认为,这种极端言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种族分裂,也让美国的政策在国际上成为了焦点。

这一切,表面上是为了“国家安全”,但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政治动因,美国近年来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社会分化日益严重,贫富差距逐步加大,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开始将矛头指向外资,尤其是针对华人和中国资本的资产,试图通过这些措施转移国内民众对政府施政不力的关注。

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强化了对外资的管控,尤其是针对外来资本的征收,似乎成为了当下应对经济困境的主要手段。

然而正如历史所证明的那样,外部资本的打压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经济的繁荣,反而可能加剧国内经济的不稳定。

美国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是否考虑到了长期的社会后果?而这种通过强制征收外资财产的做法,是否会引发更大的社会反响?

《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

汤姆·科顿提出的《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案,是美国政府对外资特别是中国资本的最新打压措施。

这项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可以通过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来强制征收中国公民及企业在美国的财产,包括土地和房产。

乍看之下,这项法案似乎是出于保护国家利益的考虑,但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其中潜藏着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这项法案的最大特点是它赋予了美国政府极大的自由裁量权,所谓的“国家安全”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意味着美国政府可以在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单方面做出决策。

换句话说,政府只需基于对某些资产的怀疑,便可以强制要求这些资产的拥有者出售它们,而不需要提供具体的证据。

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但实际上,却可能变成了政府干预市场和财富重新分配的工具。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项法案不接受司法审查,意味着即便个体认为政府的行为不合理或不公正,也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抗议或求偿。

司法审查是确保政府行为合法性的一个基本保障,然而在《不再多一英寸或一亩》法案的框架下,这一保障被完全剥夺。

这样一来,个人的私有财产保护权将不再受到法律的约束,政府的权力无限扩张,公民的财产安全几乎没有保障。

该法案的背后,是美国副总统万斯的极端言论和一系列针对外资的攻击性政策,万斯曾公开表示,要“夺回”所有被中国公民控制的土地,甚至连“一块草皮”都不应该留给中国人。

这种言论不仅引发了国内社会的广泛争议,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人认为,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对少数族裔群体的排斥,更是对私人财产权利的公然侵犯。

随着这种情绪的蔓延,美国国内的社会裂痕进一步加深,而美国政府却始终未能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来支持其所谓的“国家安全”论调。

在具体实施方面,这项法案的影响并不止于普通的中国公民,许多拥有土地和房产的中国企业和富豪,可能成为这场财产清算的直接受害者。

尽管美国政府称这项措施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但这种极端的手段无疑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削弱投资者对美国法律体系的信任。

而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或许未曾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国际资本的流失,甚至引发外交关系的紧张。

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国的单方面经济政策都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全球经济的稳定。

而美国多个州也开始效仿这种政策,提出类似的法案,禁止中国公民和企业在美国购置土地和房地产。

这些州的立法趋势表明,美国对外资的敌意已经蔓延到多个层面,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与地方政府的行为相呼应,形成了全面的政治氛围。

这不仅让中国资本在美国的投资变得更加困难,也让华人群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局面下,华人富豪和企业主将如何应对?

美国的土地掠夺历史

美国历史上,土地掠夺的事件屡见不鲜,尤其是针对少数族裔的资产清算,几乎成为了一个长期的政治工具。

从19世纪的《排华法案》到20世纪中期对日裔美国人的财产没收,美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曾多次通过立法和行政命令来强行征收特定群体的土地和财产。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体现了美国在某些时期对少数族裔的排斥,也揭示了在全球经济竞争和政治斗争中,如何通过“国家安全”或“经济利益”的名义,执行掠夺性政策。

最著名的案例之一便是1892年的《排华法案》,该法案直接导致大量华人被剥夺财产与土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针对日裔美国人的财产征收更加直接和严重。

1942年,美国政府通过了《第9066号行中令》,将日裔美国人强制关押在集中营内,并没收了他们的大量土地和房产。

这些历史事件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但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国家安全”或“保护美国利益”的旗帜下,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原则被无视,少数族裔的财产直接遭到掠夺。

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土地掠夺手段更加隐蔽和制度化,与过去不同,现代的土地征收往往以法律手段为基础,借助“国家安全”或“经济利益”作为合法化的理由。

近年来,美国不仅通过具体的立法来加大对外资的打压,还借着保护本国经济的名义,加强了对外国资本的控制。

2023年,美国出台了针对中国企业和富豪的资产征收法案,这种行为无疑将现代版的土地掠夺带入了新阶段。

美国政府对于土地的强力干预和征收,其背后的深层动因,实际上和历史上的土地掠夺一样,都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美国正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关税战引发的粮食危机和农业资源的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强制征收外资持有的农业和林业用地,实际上是在为本国的粮食危机寻找解决办法。

中国企业和富豪所持有的38万英亩土地中,大部分用于农业和林业开发,美国政府的目标是通过征收这些土地来缓解国内农业资本的焦虑,甚至为即将到来的选举制造政治成果。

这种手段在短期内看似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它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动荡和经济风险。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然不会坐视其企业和公民的财产在美国被随意剥夺。

如果美国持续实施这一政策,中国可能会采取报复措施,没收美国在中国的资产,甚至通过国际法律途径向美国施压。

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国的单方面政策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国际关系的恶化,甚至影响全球投资的流动性。

这种政策的实施,还可能引发国内的反弹,美国本土的农业资本集团或许会通过这些措施获得短期利益,但大规模的外资撤离可能会导致美国长远的经济损失。

如果全球资本认为美国不再是一个安全的投资地,他们将把资金转移到其他国家,这对于美国而言,不仅意味着可能失去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可能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历史上的土地掠夺已经让美国社会留下了深深的裂痕,而现在,随着现代版的土地征收政策的推出,社会的不满情绪有可能再次被激化。

结语

美国在处理私人财产问题时,虽然自诩尊重“法治”和“自由”,但其背后隐藏的政治动机和经济考量却在一步步蚕食其原有的价值体系。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任何形式的排外政策不仅不能解决内外部问题,反而可能导致更多的社会裂痕和国际冲突。

参考文章

光明网2025-04-08《美副总统万斯称中国人为“乡巴佬”,外交部:无知无礼又可悲》

环球时报2024-01-24《美政客“中国人掠夺土地”谬论因何而起》

观察者网2024-03-23《美国又一州欲限制中国人买地,华裔民主党众议员担忧:种族主义武器化》

金羊网2023-12-07《海外网评:《排华法案》废除80年后,阴影仍然笼罩美国》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江卿曻

江卿曻

道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