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民日报》主编马立诚:曾称南京大屠杀不存在,在香港被暴揍

议史记 2周前 (04-26) 阅读数 1 #推荐
前言

若铁证如山都不能证明侵略和屠杀,那究竟什么才是真的。

2004年11月,美国加州一条寂静的公路边,36岁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坐在车内,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留下的遗书里,字字泣血:我被日本右翼的威胁逼到绝路,但真相必须有人记住。

而同样是面对史实,却有人颠倒黑白,中国香港街头,一个中年男人被麻袋套头,遭路人拳打脚踢,瘫倒在地哀嚎叫喊称,我是学者!

这个被打的男人,正是前《人民日报》评论部高级编辑,马立诚。一个曾经执笔为公的“权威媒体人”,为何沦为日本右翼的代言人?

一次日本行毁掉半生名节

一场学术洗脑、一沓篡改的历史资料,这次日本行彻底改变了一个学者的所有认知,而他在街头被打,一点也不冤枉。

上世纪80年代,马立诚绝对算得上文化圈中的顶流学者。

他从《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一路高升到《人民日报》评论部,笔下文章被奉为“改革风向标”。那时的马立诚风光无限,笔下字字珠玑,写的是为民请命,谈的是家国情怀。

如果仅仅是看前期,那实在是大错特错,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学者,有一天也变了味成了人人唾弃的“软骨头”。

2004年,马立诚刚到日本,就被右翼分子盯上。对方安排他住五星级酒店、吃顶级怀石料理,还送上“中日友好学者”的头衔。这些套路一步步的将他引入深渊,日本右翼分子的目的并非是请他享乐,而是别有所图,现在只不过是让他放松警惕夺取信任。

几天后,日本右翼亮出真实目的,邀请他参加所谓的“学术研讨会”。这场会议根本就是为了给他洗脑。

会上,一群日本学者搬出篡改过的“历史资料”,声称:“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30万人死亡是夸大!”马立诚起初还反驳几句,但对方立马甩出杀手锏,只要您支持我们的观点,日本学界会全力捧红您。

在这样的引诱下,马立诚终究是没忍住。

一个学者的堕落,只需三步:收钱、改口、卖良心。

而马立诚的堕落轨迹清晰可见,收下日本提供的“研究经费”后,他就开始琢磨,之后在论文里引用篡改的“日本史料”,这还不够,在回国后发表《对日关系新思维》,公然为日本侵华洗白。

在公开媒体前,他不仅宣称南京大屠杀不存在,30万死亡人数不实,还称日本关东军建立的“伪满洲国”促进了东北经济发展,让东北人过上好日子。

讽刺的是,在马立诚说这些话之后,日本右翼分子果断跟上,因为马立诚顶着《人民日报》前主编的光环,让日本右翼如获至,于是纷纷借此机会在媒体前扩散,中国专家都承认我们没有屠杀了。

但结果真是如此吗?

用命换真相却无法唤醒良知

当马立诚跪舔日本右翼时,另一个女人正赌上性命与日本坚持的历史虚无对抗。

她就是张纯如,孤身挑战日本右翼的斗士。

1997年,29岁的张纯如出版《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内容之丰富,证据之完善让日本右翼分子紧张。

她在书中搜集了日军日记、西方记者手记、幸存者证词,甚至挖掘出《拉贝日记》这一铁证。

在出版后,此书被译成15种语言,逼得日本外务省跳脚极力否认事实,不过美国国会为此将南京大屠杀写入教科书,算是极大的助力。历史不容否认不容篡改,即便这个过程很艰难,张纯如女士依旧选择继续前进。

只是英雄之路是艰难的,在张纯如还未完成目的,也就是让日本承认历史之前,日本右翼的报复来的更快一步。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张纯如家中不断收到恶人寄来的恐吓信,信中不断拿历史威胁“杀你全家”,国际舆论上也没放过,雇水军污蔑她“编造谎言”。这些长期骚扰导致她患抑郁症,最终自杀。

与张纯如的悲壮相反,马立诚的卖国操作精准踩雷国人的痛点。

马立诚的卖国言论,很快遭来反噬。因为这些莫须有的言论,让他不仅丢了工作,还难以维持生活,国内混不下去,从“学者”变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民众怒骂:汉奸滚出中国。《人民日报》删除其所有文章,不仅如此,学界将其永久封杀,历史学家联名谴责其背叛民族。

没想到的是,马立诚很快逃往香港,以为在这里能躲开国人的谴责,没想到结果更惨。

2004年底,马立诚灰溜溜逃到香港。谁料街头偶遇被一群市民认出他,抄起麻袋套头拳脚相加,边打边骂:“叫你替日本人说话!”

不过马立诚还试图为自己维权,被揍之后鼻青脸肿报警,结果被反问,侮辱30万冤魂时,想过今天吗?

马立诚的堕落,暴露了日本右翼渗透中国学术界的三大阴招,篡改史料:把屠杀包装成“自卫”;利益捆绑:对那些可以同化的人给钱、给名、给地位;国际上舆论造势:制造历史争议假象。

日本右翼炮制的“学术资料”里,充斥着各种偷换概念的话术,他们将屠杀平民说成“误伤”,用“双方都有伤亡”模糊加害者责任。

通过收买马立诚这类“学术代理人”,日本右翼在国际上散播“南京大屠杀存在争议”的谎言,企图把铁证如山的历史变成虚无。

如今,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在进入2025年后,日本和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深度合作,创立了所谓的“统合作战司令部”,但是,只要日本不承认历史事实,那么中国人将继续坚持下去,直到日本真正为犯过的错反省!

而马立诚的名字,只配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就是背叛的代价。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马立诚“对日关系新思维”刍议》

2015-07-14,环球时报

日批准设立“统合作战司令部”

原创2024-05-12 10:41·参考消息

日本“统合作战司令部” 240人90分钟晕倒仨

2025-03-26 16:31·看看新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议史记

议史记

分享历史知识,共享更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