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能授大将,不是5000块大洋的功劳,而是他的另一个身份

崔崔不是催 1天前 阅读数 9 #历史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在十位大将中位列第二,这一排名在当时及之后引发了不少争议和讨论。

徐海东对授予他的军衔感到不自在,认为自己配不上这样的荣誉。他直接向中央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提出降低军衔的请求。他坦诚地说:“这些年我几乎没有参与战斗,大部分时间都在养病,为党做的贡献实在太少。给我这么高的军衔,我实在觉得不好意思。”

毛泽东对此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徐海东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徐海东在革命中的重大贡献广为人知,尤其是在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的关键时刻。当时,部队面临物资匮乏、人员疲惫的困境,徐海东及时伸出援手,提供了5000大洋的资金支持。这笔援助不仅帮助中央红军渡过难关,还为他们在陕北立足奠定了基础。

倘若徐海东没有立下这一重大功绩,他是否还能获得大将军衔?他在排名上又能否位居第二?

从职位层面分析,徐海东的地位在众大将中并不突出,甚至不如部分上将显赫。

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徐海东担任的最高职位是红15军团的军团长。虽然这个职位相当重要,但与他同级别的将领并不少见。例如,萧克和王震也都曾担任过军团级别的指挥职务。

抗战期间,徐海东先后出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这些职位都相当重要,属于高级将领的级别。不过,和他资历相当的将领不在少数,像张宗逊、陈伯钧、王宏坤、陈锡联、谢富治等人,后来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徐海东的职务虽然显赫,但在当时的革命队伍中,像他这样的高级指挥员并不少见。

徐海东自1940年起因健康原因退出了前线作战,在随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等重大军事冲突中均未参与实战,这一经历使他在军事生涯的活跃度上与其他将领存在明显差距。

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虽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委员和国防委员会委员,但由于健康原因,他主要专注于休养,并未参与实际工作。

建国之初,全国上下都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无论是地方干部还是部队官兵,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工作强度甚至超过了战争年代。那时候,很多人都在没日没夜地干,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牺牲。

徐海东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后,内心深感不安。他觉得自己多年来因病休养,未能像其他战友那样持续参与战斗和工作,贡献远不及他们。在他看来,自己配不上如此高的军衔,认为那些一直奋战在前线的同志才更值得这份荣誉。

从资历和职位来看,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似乎有些偏高,上将的军衔似乎更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在当时的将帅序列中,许多上将的资历和战功都明显在他之上。

军衔评定并非仅依据服役年限和职位高低,而是采用全面评估标准。具体来说,主要考虑三大要素:个人品德、专业能力以及服役资历。其中,品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是首要考核指标,而服役年限则作为最后的参考因素。这种评价体系体现了对军人综合素质的重视,确保晋升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徐海东之所以能获得大将军衔,很大程度上与他执掌红15军团有关。这支部队源于陕北红军,而陕北红军在红军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没有元帅级别的人物,也需要有一位大将级别的人物来代表这支重要的力量。因此,徐海东担任红15军团军团长这一职务,足以支撑他获得大将军衔。

在陕北红军的历史上,刘志丹和谢子长都是杰出的军事领袖。若他们未曾英年早逝,完全有资格被授予大将军衔。然而,命运弄人,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相继牺牲。最终,徐海东成为陕北红军中唯一获得大将军衔的代表人物。

徐海东能被授予大将军衔,不仅是因为他的身份,更关键在于他对中国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正如前文所述,正是这一历史功绩,使他在授衔时位列第二,超越了单纯的身份因素。

评定军衔的首要准则就是“品德”。对一名革命者来说,道德品质是根本。即便个人功勋再大,若缺乏良好的品德,其贡献也不值一提。这一标准体现了革命队伍对成员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强调德才兼备的重要性。在革命事业中,个人的品行操守是衡量其价值的关键因素,功绩固然重要,但必须以高尚的道德为基础。

徐海东之所以能在大将中位列第二,正是因为他做出了关键贡献。假设他没有完成这项重要任务,尽管他依然能作为陕北红军的代表获得大将军衔,但排名肯定不会这么靠前。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做出的具体贡献,这直接决定了他的排名顺序。

周总理曾专程探望徐海东,明确表示:“授予你大将军衔,完全是基于你在革命中的突出贡献,这个评定既没有高估,也没有低估。”

徐海东在红军时期担任过红25军军长和红15军团军团长,是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将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1940年因旧伤复发,他不得不离开前线,此后长期休养。1955年授衔时,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排名第二,仅次于粟裕。这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认为他抗战后未立新功,不应获得如此高的军衔。但中央认为,徐海东在红军时期的贡献足以证明他的资格。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授衔前,徐海东主动提出自己长期休养,不应授大将军衔,但中央坚持原决定。周恩来特意向他解释,大将军衔是对他革命贡献的肯定。徐海东最终接受了这一荣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崔崔不是催

崔崔不是催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