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3名失联登山者确认去世,最后动态让人心疼,更多细节曝光
文|青砖鉴娱
编辑|青砖鉴娱
“国家三令五申不让私自登山,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4月15日,在玉珠峰南坡失联的3名登山者“成功”下山。
8个专业救援队员,十多个消防员和帽子叔叔,就连熟悉这面山区的村干部也被叫来帮忙。
甚至还动用了高科技,本以为阵仗如此之大,失联者还有生还的可能。
可不幸的是,等无人机找到他们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14号晚上7点左右,这失联的2男1女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呼吸。
但由于晚上天气恶劣下不了山,所幸只能在山上过夜,第二天才得以下山。
眼看消耗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最后还是没能拯救得了这3条生命。
不少网友都气不打一处来,说他们一点不敬畏大自然,简直就是拿生命当儿戏。
但是看了他们最后被曝光的动态,怨气竟又变成了心疼。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关3名失联登山者更多细节的曝光
“因为热爱,把自己永远留在了大山,这真的值得吗?”
4月15日,3名失联登山爱好者的尸体被运下山。
距离他们失踪,才过去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
4月13日,他们3个的朋友在晚上发的“紧急寻人”有多火,如今大家就有多失落。
千不该,万不该,如果他们当时拿到登山报备的申请,想必结局也不会是如此。
就像当时“玉珠峰南坡3名登山者失联超24小时”的帖子一样;
3人的死讯也在圈内迅速传开,群友们惋惜不已。
“上个月才见了的人,怎么就说没就没了?”
“他们是很好的人,只能说逝者安息吧。”
群友得知了3人的不幸都如此心痛,更何况他们的好朋友。
好友之一爆料,就在4月12日,这3人的其中之一还发了一条朋友圈。
说睡得迷迷瞪瞪的就被叫起来换乘,那时候真想换一个体面一点的运动。
虽然嘴里是吐槽,但当时他的心里或许只有对登山的热爱。
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竟会是他这辈子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他朋友的一句“下辈子还要跟毒和喻一起爬山”,更是让网友们的心猛地一紧。
因为就在4月12日的时候,就有一支登山队伍在珠穆朗玛峰西坡遇难。
要知道这支队伍还是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去的,但没想到他们的梯子竟突然断了。
就在这一瞬间,梯子上的两名队友立刻掉进了冰缝。
冰缝足足500米深,可想而知他们的结局会是怎么样。
果不其然,等到救援人员赶到冰缝洞底的时候,为时已晚。
准备充分的队伍都能遇到这种意外,更别说本次失联的3个连登山报备都没有。
有网友说,从南坡登珠峰,无异于自杀,更何况他们3个还是“野路子”。
没有向导,带的装备也不知道充不充足,就这就敢登珠峰了,真是“无知者无畏”。
以至于他们那台依旧停在那的本田雅阁鲁g的车,网友们也是越看越心疼。
不过心疼的同时,不少网友还是很不理解他们行为。
都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他们这个山真是非登不可吗?
网友热议
“登山最重要的不是登顶,而是活着回来!”
有网友认为,这3个已经离世的登山爱好者不把生命当回事。
没有事先得到批准,也没有找个靠谱的登山队和向导。
如果在准备齐全能够确保平安的情况下再登高原,想必也不会出现这种结果。
不过有登山爱好者表示,不管身体有多么强壮,登山经验有多丰富;
在登山的时候,依然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因为在那种凶险的环境,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危险。
但这时候就有网友说,这些人登山是吃得太饱了。
“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哪有登山者啊?”
如今也是,他们说像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农民工和那些吃低保的;
几个月领不到一回工资,哪有闲心和力气去干这种事啊?
况且现在不少人上有老,下有小。
不管年纪多大,只要出现意外,都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
那么既然登山如此危险,“后顾之忧”如此之多。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勇往直前?这究竟有什么意义?
一位博主给出了答案,说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是对梦想的追求和探索。
他们想看五星红旗在珠峰之巅迎着风肆意飘扬。
2023年的时候,科考登山队员登顶珠峰。
看着他们在珠峰之巅骄傲地把五星红旗展开的时候,谁看了不为他们感到骄傲?
不过一位已经人到中年的朋友说出了肺腑之言,他说“有亦可,无亦然”。
他认为那些曾经紧握着的执念,就像指缝里的沙,攥得越紧,流失得就越快;
而真正熨帖生命的,还是这句“有亦可,无亦然”。
如此觉悟,想必只有经历过的才懂吧。
不过死者为大,有人热爱登山,或许登顶可以释放他们的压力和情绪。
可前提是一定要量力而行,做足功课再登山。
在这里,也呼吁所有喜欢户外的朋友们要敬畏大自然,每次登山都能平安归来!
结语
国家劝大家不要私自登山,肺腑之言说过不止一遍两遍。
但还是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凡是出事,就要损伤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其实这些都还是好的;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喜欢爬山无可厚非,但是希望大家都能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再行动。
不给国家添乱,不给家庭添乱,争做一个为自己、为家人负责的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山西晚报】【上游新闻】【安徽商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