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是我巨大的劫难”:女儿控诉礼物变枷锁,揭亲情焦虑根源

我是小羽呀 2天前 阅读数 165 #育儿

刚过完母亲节,小红书上全是吐槽,好多女网友都说这母亲节过得比渡劫还难受。

按说母亲节该是挺温馨的,商家借着这机会搞促销,妈妈们收到化妆品、巧克力这些礼物,就在朋友圈晒一晒,就算收到个不咋好看的花杆,也能美滋滋地晒出幸福感。没收到礼物的妈妈,还会俏皮地跟孩子要点。可现实并非如此。

有些妈妈的做法真让人惊掉下巴。有个妈妈拿着大儿子送的 2640 元玉坠,扭头就问小女儿准备了啥。

小女儿精心准备的手串,因为没及时被看到,就被妈妈狠狠骂了一顿。

等看到了,还挑三拣四。这明显就是偏心眼儿,光想着从女儿这儿得到爱,却没教教女儿啥是爱。

还有的妈妈,没及时看到女儿转的 520 红包,就委屈巴巴地说女儿心里没她。女儿开个玩笑,立马就炸毛了,又是说不当妈了,又是要退红包。有的妈妈因为孩子小,送不了礼物,竟然怪学校没教孩子感恩,也不想想一年级的小孩哪懂在母亲节送礼物这事儿。

现在这母亲节,完全成了一个大型亲情修罗场,礼物变成了 “爱的计量表”,妈妈们收礼就跟开盲盒似的,收不到就冷嘲热讽,收到了送便宜的,嫌寒碜;送贵的,说浪费;送首饰,说不实用;送实用的,又说多余。

有些妈妈简直就是情感勒索大师,动不动就给子女扣上 “不孝子” 的帽子。重男轻女在母亲节也变相表现出来了,女儿们就像在经历一场 “渡劫飞升”。商家的洗脑、中年的焦虑,再加上朋友圈的内卷,母亲节都快成 “年度母爱 KPI 考核日” 了。这母亲节过得能不糟心吗?而且大家发现没,怎么老是妈妈为难女儿,很少听到抱怨儿子的?“薅孝女” 这个词用来形容这情况,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不管是送红包、送花、帮忙做家务,这都是心意,希望她们感觉到被爱、被重视。学生就算没什么经济来源,跟妈妈说句 “母亲节快乐”,多陪陪妈妈,这也是很好的礼物。孝顺的方式有很多种,又不是只有买礼物才叫孝顺,孝心也不该只体现在母亲节这天。

为啥非得在母亲节这一天较上劲呢?平常的日子里,和妈妈相处的点点滴滴,其实都满是爱意。就好比小时候,妈妈在床边给咱们讲故事哄睡;上学了,每天早起给咱们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这些看似普通的瞬间,才是亲情最真实的模样。

现在因为各种外界因素,母亲节好像被包装成了一个只看礼物、只讲形式的节日,妈妈们也别总盯着礼物的价值,孩子们精心准备的那份心意才是最宝贵的。孩子们也别光在母亲节这天绞尽脑汁想送啥礼物,平常多跟妈妈聊聊天,陪她逛逛街,比啥都强。

不要被商家的营销和朋友圈的风气带偏了,亲情不是靠朋友圈里的几张照片、几句炫耀的话就能衡量的。真正的孝顺,是在妈妈生病时的悉心照料,是听她唠叨家长里短也不觉得烦。

希望以后的母亲节,大家都能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包袱。妈妈们能开开心心地享受这一天,不管收到什么礼物都能真心感到幸福。子女们也不用再为了过节而焦虑,用最自然、最真诚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让母亲节变回那个简简单单、充满温馨与爱的节日,让亲情在平凡日子里继续闪闪发光,回归到爱的本质,珍惜平常日子里的那些温暖,这才是母亲节真正该有的意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