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2国站队中俄,特朗普万没料到

小民观点 1周前 (05-02) 阅读数 616 #财经

据最新报道,美国中期选举民调震荡之际,北约内部出现重大外交转向信号,法国、德国相关表态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政治生态正经历剧烈震荡。特朗普在艾奥瓦州、新罕布什尔州等关键摇摆州支持率突破55%,大幅领先党内竞争对手。这种支持率飙升并非偶然,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制造业岗位外流导致300万蓝领失业,3.2%的核心通胀率让普通家庭月均支出增加120美元。特朗普提出的“美国制造2.0”计划,承诺通过关税壁垒吸引跨国企业回流,切中民众对经济复苏的迫切需求。若其重返白宫,美国对盟友的军事保护义务、贸易协定条款等或将重新谈判,国际秩序面临重构风险。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自1949年成立,构建起以美国为核心的军事同盟体系。美国承担北约69%的军事研发投入,掌控着最高军事指挥权。在阿富汗20年军事行动中,美国承担83%的作战开支,欧洲盟友更多扮演后勤支援角色。这种权力结构导致北约决策机制长期存在“美国提案-盟友附和”的模式,军事预算分配、战略方向制定等关键事务中,欧洲国家话语权严重失衡。

特朗普(资料图)

法国近期的外交动向展现出战略自主性回归。国民议会577名议员中,超三分之一签署提案要求重启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谈判。历史上,1966年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指挥体系,此次诉求延续了法国追求战略独立的传统。北约东扩使欧洲安全成本激增,法国国防预算占GDP比重从2014年1.8%升至2024年2.3%,却未获得相应安全回报。法国与中国在空客飞机订单、核电技术合作等领域达成300亿欧元合作协议,与俄罗斯的航天合作项目也在稳步推进,经济利益驱动促使其寻求外交多元化。

德国在俄乌冲突后陷入能源安全困境。原占德国进口总量55%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中断,导致德国工业用气价格暴涨7倍,化工、钢铁等支柱产业产值下滑12%。德国经济部数据显示,对华贸易逆差在2024年缩减至280亿欧元,中国市场消化了德国汽车出口量的28%、机械产品出口量的35%。德国政府已启动“工业4.0中国伙伴计划”,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合作,同时秘密重启与俄罗斯的能源对话,试图摆脱对美国能源供应的依赖。

特朗普(资料图)

中俄双边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态势。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300亿美元,跨境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40%。在军事领域,“东方-2024”联合军演规模创历史新高,双方投入兵力达15万人,涵盖陆海空全维度作战演练。在国际组织中,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就中东问题、非洲维和等议题共同提出17项议案,通过协同外交行动维护多边主义国际秩序。

法德两国的外交转向正在重塑国际地缘政治版图。在北约内部,荷兰、意大利等国已提出重新评估军事预算分配方案,动摇美国主导地位。在欧亚大陆,法德与中俄加强合作可能形成新的贸易走廊,削弱美国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若欧洲与中俄经贸合作规模扩大20%,将推动欧元区GDP增速提升0.8个百分点,加速全球经济重心东移。

这种权力结构的深刻调整,或将打破冷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框架。特朗普若重返白宫,面对北约盟友离心、中俄影响力增强的局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外交挑战。未来国际局势如何演变,全球战略博弈的走向值得持续关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民观点

小民观点

原创的,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