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丹青圣手到歌坛巨匠,胡松华的艺术人生铸就双生传奇

八卦楠姐侃 1周前 (03-24) 阅读数 0 #娱乐

他曾是手握御赐端砚的镶黄旗贵胄,本可稳坐书画大师宝座,却在命运转折处将价值连城的四合院换成录音设备。从故宫旁的深宅大院到西南边陲的村寨舞台,胡松华用九十三载光阴谱写了书画与声乐的双重传奇,更与舞蹈家妻子张曼茹缔造了跨越甲子的文艺界神仙眷侣神话。

1932年的北京胡同深处,六岁的胡松华在父亲监督下临摹《芥子园画谱》,案头摆放着齐白石亲自指点的花鸟小品。

身为御医世家的继承人,他师从三位宫廷画师,十三载寒窗练就一手足以办个展的笔墨功夫。命运的变奏发生在华北大学的音乐课堂——当他的男高音震落窗棂积尘,音乐系主任激动得打翻茶盏:“这是被丹青耽误的帕瓦罗蒂!”

1960年上海音乐厅的镁光灯下,胡松华将蒙古长调与美声唱法熔铸成《森吉德玛》,沸腾的掌声中没人知道他为采风曾在草原与牧民同住三个月。

1992年为拍摄《长歌万里情》,他毅然变卖祖宅,带着设备深入28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怒江峡谷录下傈僳族少女的清唱时,摄像机下竟是当年父亲珍藏的洮河砚台换来的。

在内蒙古文工团,舞蹈首席张曼茹的红绸带与胡松华的金嗓音总是同时亮相。1962年阿尔泰演出季,他顶着暴风雪翻越海拔4000米的冰达坂,只为给山那边采风的妻子送去冻成冰坨的榨菜。

特殊年代里,妻子为保胎冒雪步行十公里求医,他彻夜跪在雪地里用体温焐热银针,这个被周总理亲自过问才保住的孩子,后来成了他们艺术血脉的延续者。

2015年秋,83岁的胡松华在病房用《赞歌》曲调为昏迷的妻子改编安眠曲,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成了最后的和声。丧妻后,他在画室重拾搁置七十年的狼毫,宣纸上浮现的却是妻子当年的舞姿。

2021年央视元宵晚会,93岁的他带着弟子云飞登台,歌声掠过云南山区他资助的36所音乐教室,那里挂着夫妻俩年轻时在苗寨采风的合影。

从镶黄旗贵公子到“人民歌唱家”,胡松华用大半世纪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艺术突围。当北京保利拍卖行为他早年画作开出千万估价时,老人正在滇西教留守儿童唱《阿诗玛》,阳光穿过傣家竹楼,照见他衬衫上妻子绣的并蒂莲依旧鲜艳如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八卦楠姐侃

八卦楠姐侃

解析八卦热点事件,分享明星实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