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目前几乎所有改革都难行通?只有一个原因!

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所需,受基础教育发展规律所驱,近些年来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探索日益深化,很多重大矛盾和问题暴露无遗。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改革,提出了包括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等多方面的改革目标和要求。应当说,目前的教育改革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却非常不尽人意,很多看似完全正确、应当立即实行的改革对策和措施都昙花一现,不了了之。

具体内容的例子如:体现在体制机制方面的缩短学制,取消中考的改革;体现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大单元、项目化、跨学科的改革;体现在教育结构方面的取缔校外培训的改革;体现在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习负担方面的减少作业量、取消早晚自习、周末不上课、增加课间休息时间和活动锻炼时间的改革,等等。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有很多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改革措施竟然不被家长接受,有的只能强制执行,于是有些地方拖延执行、模糊执行。
具体单位的例子如:谢家湾学校改革的质疑,宁波名校“三抓”教学模式的夭折,深圳南山小学的考试风波,等等。

为什么如此?原因很简单,只有一个,即应试教育不变,凡与应试教育相抵触、相违背、相冲突的改革就很难实行。试想一下:有哪个家长、哪个学生、哪个教师、哪个学校肯为了这些改革而影响升学率,最终失去眼前重大利益?这似乎是在逼着男人生孩子!
可见,要想让这些本来正确的改革行得通,就必须从根子上改变应试教育。不难想象,当基础教育阶段实行的是“三解教育”,学习和考查的内容是学生的素质、能力和个性发展水平,目前几乎所有的改革就都行得通。一句话:教育模式不同,学习方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大不相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