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到1976年,对国家贡献最大的是周总理吗
周总理对新中国的贡献有多大?有人曾经说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周总理的贡献最大。
这个说法可不是我瞎编的,而是出自周恩来研究专家力平之口。
这位力平,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组组长,是《周恩来年谱》的主编,还是《周恩来选集》的编辑,出版过《周恩来传》《开国总理周恩来》《“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等等著作,是研究周恩来领域的权威专家。
在1998年,也就是周总理诞辰100周年时,天津召开了第二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力平在演讲中就提到了这个观点,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98年,可以分成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21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贡献最大的是毛主席;第二个时期是从1949年到1976年,贡献最大的是周总理;第三个时期是从1977年到1998年,贡献最大的是邓小平。
对这个说法,第一个和第三个都是没有疑问的,比如在第一个时期,毛主席领导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毫无疑问是贡献最大的,没有人能跟他相比。
第三个时期,邓小平拨乱反正,领导进行了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经济迅速腾飞,老百姓安居乐业,论贡献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但是,对于第二个时期,还是有一些争议的,就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到底谁的贡献更大一些。
按照大家普遍的印象,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毛主席的贡献和作用更大,毕竟他是那27年的最高领导人,大多数发展战略都是他提出来的,周总理只是在他的领导下工作的,当然不可能比毛主席的贡献更大。
但是,力平提出这个观点,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新中国的那些发展战略,确实是毛主席提出来的,但是,如果没有周总理,这些战略也很难实行得那么好,当然,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人也都很有能力,但跟周总理相比,这些人还是比不了的,而且,从1966年开始这些人就被打倒了,都是周总理在独撑危局。
有句话叫“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毛主席提出那些发展战略后,都是需要有人来执行的,而周总理就是最好的执行者,堪称新中国的大管家,事无巨细都需要他来负责。
可以说,新中国取得的几乎所有成绩,都离不开周总理,工业、农业、商业、科技、文化、外交、统战等等领域,都留下了周总理忙碌的身影。
正如外国人所说:“新中国的设计师是毛泽东,而一砖一瓦地把设计变成现实的建筑师是周恩来。”
而且,毛主席发动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因为经验不足,在客观上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这个时候,周总理再次发挥出了他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在“文革”时期,很多老干部都被打倒了,只剩下周总理在苦撑危局,四处救火,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他,这把火会把中国烧成什么样子。
尼克松曾经评价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就燃烧不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这火就会把一切烧尽,只剩下灰烬。”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说,周总理对新中国的贡献之大,确实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
力平在那次演讲中说:“建国后的26年,是很不平静的26年,国家曾两度濒临危境,赖有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一批老一辈革命家挽救危局,才维系了国家,还使国家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功绩,应首推周恩来。”
那么,您觉得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参考资料:《周恩来传》《解读周恩来》《中外学者再论周恩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