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考勤管理之殇:好说话换来的混乱困局

笔下拾光者 2天前 阅读数 2 #情感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许多小公司秉持着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试图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期望借此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与工作积极性。我们公司亦是如此,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过度的“好说话”却让人事管理,尤其是考勤管理陷入了困境,滋生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公司规模较小,人员数量有限,这使得我们在考勤管理上一开始就没有采取过于严格的制度。老板秉持着体谅员工的想法,特别关注业务部门的工作状况。考虑到业务人员有时会因工作需要加班到很晚,老板提出,如果业务人员一个月或两个月内,因特殊情况偶尔请一两天假,就不扣除工资。作为人事,我随即落实了这一规定。起初,这一举措确实赢得了员工们的好评,大家感受到了公司的关怀。

但没过多久,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员工们似乎察觉到,即便请假也不会扣钱,于是,请假的风气开始蔓延。原本老板的初衷是让员工在遇到紧急事务时能安心处理,可现在却演变成了部分员工每个月都非要多休一天假。要知道,我们公司实行的是双休制度,这在西安的众多企业中,已经是相当人性化的安排了,可他们依旧不满足。

在请假时长方面,问题同样突出。员工们开始频繁请短假,一小时、两小时的请假申请不断。考虑到请假时间较短,对工作的影响不大,我也一直没有扣除相应工资。与此同时,在上班打卡时间上,公司原本规定9点上班,9点15分之前打卡不算迟到,旨在体谅员工在雨天等恶劣天气下可能遭遇的堵车情况。然而,这一善意的规定却被部分员工利用。每天9点,办公室常常空无一人,大家都拖到9点多之后才慢悠悠地来上班。

有一次,电视台要来公司采访,这对公司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宣传机会。前一天,我们就在工作群里反复通知,希望大家第二天能早点到公司,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采访。可到了第二天,9点过6分了,办公室里依然没几个人。老板得知后,非常生气,当即决定严格考勤制度,9点之后到公司的,全部算迟到。

除了上班迟到问题,打卡管理也漏洞百出。公司原本规定每个月员工有三次忘记打卡的机会,前三次不扣钱。老板出于对员工的宽容,即便部分员工一个月出现五六次忘记打卡的情况,也没有扣除工资。但这一宽容却让一些员工更加懈怠,甚至有人一个月出勤22天,其中竟有十几天不是上班忘记打卡,就是下班忘记打卡。

在请假流程方面,公司也制定了明确的规定。我们不仅在群里多次发布通知,还专门制作了PPT为员工进行培训,强调请假必须提前写假条。若真有特殊情况来不及请假,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补假条。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员工们请假时,往往只是在微信上发个消息告知一声,从不提前写假条,上班后也不及时补。每次到了月底,我核算考勤时,都需要逐个催促,他们才会慢悠悠地来补假条,这极大地增加了我的工作负担。

 如今,公司的考勤管理已然陷入混乱,员工的纪律性和自觉性严重缺失。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能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反思这一过程,我们并非不该实行人性化管理,而是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边界和有效的执行机制。过度的好说话,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员工得寸进尺,破坏了公司的正常秩序。如何在人性化管理与严格的制度约束之间找到平衡,是我们公司,也是众多小公司在人事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笔下拾光者

笔下拾光者

小说博主,用故事勾勒百态人生,期待与你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