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碰撞爆燃,家属推责给小米,死者生前错过两次逃生机会

娱迹 2天前 阅读数 434 #推荐

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车辆在驶入施工修缮路段时,与高速路边的水泥护栏发生严重碰撞导致车辆自燃,驾驶室前排落座的两名女生当场身亡,后排的一名女生也因抢救不及时死亡。4月1日晚间,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文回应,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承诺会积极配合调查。

根据小米提供给警方的信息,事发当晚,事发车辆小米SU7标准版自动辅助导航驾驶(NOA)被激活,车辆处于自动辅助驾驶状态,车速为116千米每小时。NOA激活一分钟后,小米汽车发出轻度分心报警。22时36分48秒——车辆发出轻度分心报警约8分钟,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进入施工修缮路段前,车辆检测到路段前方有障碍物后,发出风险提示,请求减速并开始减速。一秒钟后,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先往左旋转后再往右旋转。22时44分26秒至28秒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随后,车端Ecall触发,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事发一分钟后,小米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22时47分15秒,调配120成功。晚上约23时许,120抵达事发现场。根据事发时间段,驾驶员从开始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到车辆撞上路边水泥护栏爆燃,过程仅有1至3秒的时间。

对此,遇难者家属表示,孩子当时开的是自驾模式,2秒钟的反应时间不足以让驾驶员立马切换驾驶状况。该家属还表示,碰撞事故发生后,小米汽车一直没有主动与遇难者家属取得联系,也没有拨打慰问电话,仅仅是将车辆拉到北京做鉴定,并通过微博作出回应。目前,事故中的3名遇难者的家属均在安徽料理后事,并等待事情的处理结果,希望小米汽车能够给出一个合理说法。

目前事故的核心疑点在于,第一,从监测障碍到发生事故,只预留两秒的人工接管时间,智驾的风险提示是否太晚?第二,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后为何会发生自燃?第三,事故发生后,车门是否存在锁死无法打开,导致三名女生遇难的情况?对此,网络舆论也将矛头指向小米汽车,认为车企在产品设计和安全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同时也引发外界对中国汽车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安全性的担忧。

据了解,目前为止,量产上车的智能驾驶技术整体上仍处于L2级,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是L2级智能驾驶技术的显著特点(车辆可以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自动调整自身速度,保持安全车距,并帮助车辆保持在当前车道内行驶),但不能完全替代驾驶员的判断和操作。雷军也表示,今日智能驾驶是辅助驾驶,不要完全依赖。

根据小米提供给警方的信息,此次碰撞事故中,死者生前错过两次逃生机会。在车辆NOA激活后,车辆就发出轻度分心报警。此后8分钟,NOA又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前,小米汽车两次发出预警,倘若驾驶员在行车途中注意到车辆的实时驾驶状态,并人为接管车辆,完全可以避免此次重大事故的发生。

大家如何评论,欢迎留言!

评论列表
  •   天涯听雨  发布于 2025-04-05 06:48:33  回复该评论
    不管你怎样洗呀,你也是个害人的渣渣!!!为什么着火为什么车门打不开[并不简单]
  •   -RAtDotL-  发布于 2025-04-04 08:08:37  回复该评论
    自淫体为什么集体普天盖地自淫驾车者的不是?
  •   宇宙轻语  发布于 2025-04-04 14:07:42  回复该评论
    👹👺🤡~~不能靠活人做实验来完善“智驾”!!新药实验还得先找老鼠那!!你要没有100%的安全保障,你就不要安装到车上!!三个女孩这样被惨死,雷军应该切腹谢罪!!
  •   zhong  发布于 2025-04-04 17:37:04  回复该评论
    立法吧,车企禁用高速智驾驶,否则车企买单。别扯别的了,禁了就不会再出这种找死的了
  •   橙子  发布于 2025-04-04 03:39:20  回复该评论
    第一次机会是可以不开小米的车,第二次机会是开车可以不用它家的智驾!
  •   用户18xxx41  发布于 2025-04-03 21:20:35  回复该评论
    非人类设计门锁,不死人才怪!设计着脑入水,设计一个一撞车着火就四门打开不行吗
  •   用户17xxx52  发布于 2025-04-03 20:14:32  回复该评论
    我严重怀疑3月底小米智能驾驶转人工干预时,2秒速度才从116降到97,刹车没有衔接好,可能人工接管时,主动刹车立即退出,而人工刹车反应还没到,失去了宝贵的1秒,这一秒可以减到60,那样就不会有这个悲剧了。小米号称3秒多破百,那刹车3秒能从100降到0,如果第一时间满刹,我认为都能刹停。计算如下:2秒*平均时速100/3.6=55米,如果急刹,s=v*v/2/a=(120/3.6(米/秒))^2/2/10(米/秒/秒)=55米。所以这个反应如果是人的命令,机器的动作(无延迟)来讲,都可以刹停,而不是只从116降到97。所谓人的命令,就是优化指令,不能让人接管,一推了之!@所有车企,请测试以下问题,如果带档拖行,踩刹车是不是立即退出离合并向发动机/电机供油供电?我们手动档是刹车到要停时才踩离合。我建议是转速(油车)在800-1000(降挡后的转速)才踩离合,而不是一刹车反而失去拖挡减速功能(我的车在长下坡低档拖行时刹车就立即失去拖档功能)。
  •   用户17xxx52  发布于 2025-04-03 20:13:45  回复该评论
    建议:电车等辅助驾驶,应该考虑与人工干预的衔接,建议判断出危险,与人刹车动作一致时,应辅助加重刹车,如果人的脚抬起后可退出辅助(至少维持1秒吧,这些配置需测试),另外如果人换到油门,则退出刹车辅助。如果危险主动刹车,而人深踩油门,可能人实际上是刹车而误踩,需给出警报,同时继续刹车1秒,如果人抬脚后还踩油门,则听从人的命令而退出刹车、加油,并给出“你正在加速”的提醒。
  •   园园  发布于 2025-04-03 22:15:42  回复该评论
    问题是只有2秒,即使再专注也无济于事。
  •   -RAtDotL-  发布于 2025-04-04 08:11:01  回复该评论
    不是不开智驾,是不开电门[呲牙笑][呲牙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娱迹

娱迹

每天发掘不一样的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