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俄罗斯启动14年来最大规模征兵,100天内征召16万新兵入伍
乌克兰的战火,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俄罗斯的边境安全。
从库尔斯克到别尔哥罗德,乌军的行动如同投石入湖,涟漪不断扩散,引发克里姆林宫的强烈震动。
去年8月,乌军攻入库尔斯克州,一度控制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重要的天然气枢纽所在地苏贾市。
这场突袭让普京措手不及,连续召开三次高层紧急安全会议,要求俄军在两个月内彻底驱逐乌军。
历经8个月的鏖战,俄军虽夺回了大部分失地,但库尔斯克的阴影并未消散。
紧接着,别尔哥罗德州的告急再次敲响了警钟。
上个月,俄国防部先是宣称挫败了乌军的多次渗透行动,但随后多名俄罗斯军事记者爆料乌军已攻入别尔哥罗德州并与俄军交火。
泽连斯基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乌军在库尔斯克以外的地区采取了“某些措施”。
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承认,该州边境附近的20多个村庄和定居点遭遇袭击,安全局势不容乐观。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言:“敌人把战争带到乌克兰的土地上,现在战争回到了他们的家乡……任何想在乌克兰的土地上播种邪恶的人,都将在他们的领土上自食其果——这不是盲目的报复,这是正义。
” 这句话似乎预示着,只要俄乌冲突持续,俄罗斯边境地区的动荡就不会停止。
面对日益严峻的边境安全形势,普京签署了2025年春季征兵令,计划在4月至6月这近100天内,从全国85个联邦主体征召至少16万新兵。
这是自2011年春季征召20万新兵以来,俄罗斯14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义务兵征召。
总统令措辞强硬,要求联邦和地方政府、征兵委员会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确保征兵计划及时有效地完成。
俄罗斯的兵役制度主要分为义务兵和合同兵两种。
义务兵是根据法律规定,18岁至30岁的男性公民必须服的兵役,期限为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义务兵的年龄上限是27岁,后来调整为30岁。
义务兵的待遇和训练水平相对较低,通常不参与境外作战,也不能担任技术性岗位。
与义务兵不同,合同兵是自愿长期服役的职业军人,经过专业训练,待遇优厚,可以参与境外作战。
目前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主力便是合同兵,他们的平均月工资在20万到25万卢布之间,约合人民币1.75万到2.2万元,这还不包括签约时的补贴和其他福利。
既然义务兵战斗力相对较弱,又不能出国作战,为何普京还要大规模征召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
随着乌东四地被“公投入俄”,将义务兵派往顿涅茨克等地作战,在法律上已经可行。
由于过去两年合同兵的征召后劲不足,难以满足战场需求,俄罗斯不得不派遣部分义务兵上战场,并鼓励他们在服役结束后转为合同兵。
此外,俄乌冲突正处于关键转折期。
普京政府一方面试图通过谈判争取停火,另一方面也在加强前线进攻,以获得更多谈判筹码。
春季的到来,意味着土地解冻,泥泞季节结束,有利于地面部队推进。
此时征召新兵,可以替换国内的老兵,并将后者派往前线,迅速完成新一轮部署。
最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边境安全局势。
普京需要在靠近乌克兰的几个州增加兵力部署,以抵御乌军的渗透和进攻。
库尔斯克和别尔哥罗德的事件已经表明,俄罗斯边境地区的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复杂的局势,大规模征兵或许是普京的无奈之举。
但16万新兵能否真正缓解俄罗斯的边境压力,扭转俄乌冲突的局势?
这个问题,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