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慢3周年,泽连斯基撑不下去了,撂话愿以辞职为乌取和平

李杰新观察 2个月前 (02-25) 阅读数 19 #军事

图为泽连斯基

本期话题,拒签“沉重代价协议”,泽连斯基被逼上绝路,撂话愿意辞职下台,为乌克兰换取和平

这两天,国际上有意思的新闻,莫过于泽连斯基宣布“他可以主动辞职”。这条消息一出来,多少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因为,泽连斯基现在就只剩下“总统”这么一张护身符了,在这个时候提主动辞职,他真的是什么“无私之人”吗?

当地时间2月23日,泽连斯基在“乌克兰2025年”论坛上说,为了和平,他愿意放弃总统职务,或者为了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他也愿意辞去总统职务。在这个时候,这种场合说这句话,自然不可能只是毫无意义的内心独白,而是一场颇具目的的隔空喊话。

一方面,乌克兰战局的愈发不利,很容易引发触底反弹,他需要博取民众的好感度。比如在库尔斯克地区,乌克兰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曾在去年8月6日,投入约1000名乌军士兵及后续增援的1.2万名兵力,向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发起进攻。而现在,俄军在2月19日已经越过库尔斯克的俄乌边界线,即将切断乌军补给线,这表明乌克兰可能连最后一块能谈判的筹码都保不住。战局的不利会导致民众对泽连斯基的信任度逐渐下滑,连任的可能性逐渐渺茫。

图为俄乌冲突

从这段时间乌克兰民众的反应来看,泽连斯基的这种颇具正义感的表态,还是能收拢一些人心的。在上周爆发的一场美俄隔空口水战中,特朗普称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仅为“4%”,还称其为不具合法性的“独裁者”,但颇为意外的是,被特朗普批评后,乌克兰民众对泽连斯基的信任度跃升至65%。

另一方面,泽连斯基清楚,乌克兰想要在短期内加入北约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北约内部有不少成员国并不支持乌克兰的加入,其中的匈牙利极力反对,特朗普也扬言乌克兰在未来20年内不太可能会加入北约,这个目标注定难以实现。因此,泽连斯基将北约加入的目标作为辞职的“前提”,可以被看作是一次政治上的以退为进,他试图通过这一“虚高”的目标来稳住当前的国内政治局势,有利于国家的团结。

那么,如果泽连斯基真的下台,总统宝座会落到谁的手里呢?

图为扎卢日内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这个人的身份不仅需要在乌克兰拥有庞大的民意基础,而且还要获得特朗普及其盟友的信任。有一个可能的人选——是前乌军总司令、现任乌克兰驻英大使扎卢日内,他符合特朗普那个“军事领导人”的标准。

首先,根据乌克兰专门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新形象营销集团的数据,扎卢日内的支持率已经超过了泽连斯基,其支持率达到了72%,目前位列第一,这一现象凸显了民众对军事领导人更强烈的需求。从2024年4月开始,泽连斯基的支持率逐步下滑,一度跌至49%。而扎卢日内的支持率在军事指挥和战略决策方面得到了民众的高度认可,他的稳重表现让民众看到了一个强硬有执行力的领导形象。

图为美国参联会前主席马克·米利

其次,从军事贡献角度来看,扎卢日内作为前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司令,曾带领乌军进行了多次战略反击,并在战争中展现出了极强的指挥能力。特别是在俄乌冲突初期,临危受命的扎卢日内以果断的军事决策成功地保卫了基辅,挫败了俄罗斯的闪电战,并且在后续的反攻中,将俄军赶出了哈尔科夫,因此,美国马克·米利将军评价他:“扎卢日内已经成为他的国家所需要的军事首脑,他的领导力使乌克兰武装部队能够迅速适应战场上对俄罗斯人的主动权”。

而后,扎卢日内还有远见性地提出了无人机对战争的巨大改变,他所领导的乌军在许多关键战役中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战斗力。这些成就使得扎卢日内在乌克兰民众中积累了巨大的信任,这种信任也是他在政治上崛起的基础。

图为特朗普

最后,从美国现在的风向变化来看,特朗普更倾向于一个更加务实,且好掌控的乌克兰总统,而扎卢日内恰好具备了这一特质。

如果泽连斯基下台,新总统可能会改变当前外交策略,可能会开始采用“亲特朗普”的策略,来换取西方的援助。据2024年12月的统计数据,乌克兰能源部信息显示,该国发电基础设施损失超50%,水电站损失约40%,火电站损失超80%,因此,乌克兰要依靠着外国的力量先重建城市、重建经济,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图为俄乌前线

而且,乌克兰苦战三年,受美国援助颇深,现在特朗普说给乌克兰拨款的3500亿援助,以后需要向美国还款5000亿,这对乌克兰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所以,新总统极有可能因债务问题被美国所支配,其外交战略丧失大部分的自主权利。

总而言之,泽连斯基的表态是一种充满政治算计的妥协,尽力避免当前局势失控。即便如此,这一表态能否为乌克兰带来和平,能否真正稳定局势,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如果泽连斯基最终辞职,扎卢日内接任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其一旦成功当选,极可能会顺从特朗普的命令,开启跟俄罗斯的和谈,来推动俄乌冲突走向停战。

“政治是一种在可能性的边缘上的艺术”,这句名言恰如其分地映照出泽连斯基当前的处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李杰新观察

李杰新观察

从事军事战略、安全形势、武器装备、海洋军事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