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大明第一名将,实现岳飞百年遗愿的汉人英雄
公元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杭州风波亭遇害,年仅39岁。当时宋高宗赵构和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他,亲手断送了南宋收复中原的希望。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没有战死沙场,却冤死在朝廷手中,实在令人痛心。临刑前,岳飞写下传世名作《满江红》,字里行间满是对收复故土的壮志未酬。他期盼后人能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可惜直到南宋灭亡,宋军都没能跨过黄河,更别提收复中原失地了。1279年,蒙古建立的元朝在广东崖山彻底消灭南宋残余势力,结束了宋朝统治,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政权。
由于元朝统治手段简单粗暴,加上官员腐败成风,老百姓日子过得特别苦,尤其是汉族百姓反抗情绪特别强烈。到了元顺帝当政时,终于爆发了著名的红巾军起义。这场农民起义影响很大,很多普通汉人都跟着造反,我们要讲的徐达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起义队伍的。徐达,别名天德,老家在安徽凤阳,从小家里很穷,和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老乡。他打小就练武,特别有胆识和谋略。1353年,当时在郭子兴起义军里当将领的朱元璋回老家招兵买马,22岁的徐达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从那以后,他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了不少胜仗,成了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
公元1356年2月,徐达率领军队重创元朝大将蛮子海牙的水军部队,为朱元璋攻占集庆铺平了道路。拿下集庆后,朱元璋将其改名为应天府,并以此作为大本营向外扩张,获得了开创帝业的关键基础。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争夺天下的决战,当时朱元璋只有20万兵力,而陈友谅拥兵60万,双方实力差距巨大。在这场战役中,徐达冲锋在前,带领士兵奋勇作战,率先击溃陈友谅的先头部队,沉重打击了敌军士气。随后朱元璋乘胜追击,彻底击败陈友谅,除掉了争夺天下的最强对手。鄱阳湖大战结束后,朱元璋在南方已经无人能敌。没过多久,他又打败了张士诚,把江南地区全部收入囊中。这时候除了四川的明玉珍和云南的元朝梁王,南方基本上都归朱元璋管了,地盘差不多和当年的南宋一样大。但朱元璋可不想学南宋皇帝那样偏安一隅,他崇拜的是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雄主。于是没过多久,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北方。1367年11月,朱元璋任命徐达当主帅,常遇春当副将,带着25万大军开始北伐,整个作战计划都由徐达说了算。
徐达带领部队跨过淮河向北进军,一路上严格管理军队纪律,还发布公告号召北方汉族百姓支持北伐部队。第二年三月,徐达拿下整个山东,接着转战河南,收复了北宋的旧都汴梁。就在同一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定年号为洪武,新建立的大明王朝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368年7月27日,徐达攻占通州,8月2日明朝军队打到元大都城下,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带着几个亲信仓皇逃跑,徐达没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大都,元朝就此灭亡。元大都所在的地方就是古时候的燕云十六州,自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把它送给辽国后,四百多年来汉族军队再没来过这里,岳飞当年念念不忘要收复的黄龙府就是这片地方。如今距离燕云十六州丢失已过去四百多年,岳飞去世也有222年了,徐达跨越时空实现了岳飞的夙愿,完全配得上"汉族英雄"这个称号。
徐达攻下元大都后,继续带兵在山西、甘肃和草原地区作战,多次击败北元残余势力。之后他长期驻守北平,保卫着大明王朝的北方边境。1385年,徐达因病去世,朱元璋亲自参加葬礼表示哀悼,将他尊为明朝开国功劳最大的将领,追授中山王的爵位。朱元璋这样夸徐达:将军你智勇双全,所以能平定叛乱,打败各路豪强。领命出征总能凯旋,却从不居功自傲,不贪女色钱财,品行端正无可挑剔,像日月一样光明磊落,这样的大将军只有你一个。无论是打外敌还是平内乱,你的功劳古今无人能比;既能带兵打仗又能治理朝政,文武全才世上找不出第二个。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