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太导弹布局遇阻 中俄联手破局显战略定力
美军第二套“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进驻夏威夷的消息震动亚太,这套射程覆盖2000公里的机动平台,与菲律宾吕宋岛的首套系统形成战略钳制。然而,中俄迅速以联合舰队现身阿拉斯加、电磁频谱测绘南海等组合拳回应,让华盛顿的“无缝猎杀网”尚未织成就遭遇裂痕。
2024年4月,美军将首套“堤丰”秘密部署菲律宾吕宋岛,该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搭载的“战斧”巡航导弹可打击上海、广州等核心城市。2025年3月,第二套系统选址夏威夷珍珠港基地,与关岛、澳大利亚构成“第二岛链”三角打击群。
五角大楼文件显示,该系统15小时即可完成洲际机动,其MK41垂发单元兼容“标准-6”防空导弹,具备拦截高超音速武器与反舰双重功能。
菲律宾成为美国“代理人陷阱”的典型案例。吕宋岛发射阵地距黄岩岛仅300公里,菲军方曾计划采购该系统,却未察觉自身正沦为战略炮灰。2024年末,中国叫停与菲50亿美元基建合作,海警在黄岩岛实施24小时雷达监控,切断了菲方非法补给线。
美军多域特遣部队的“72小时瘫痪”宣言遭遇现实挑战。这支2200人的精英部队整合了“暗鹰”高超音速导弹与“海马斯”火箭炮,却在2024年关岛演习中暴露致命缺陷,击沉退役舰“克里夫兰号”耗费两枚造价600万美元的导弹,反衬弹药储备不足。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指出,洛马公司“堤丰”系统的关键芯片70%依赖亚洲供应链,而中国造船业年产能达2300万吨,相当于美国现存舰队总吨位的四倍。当055型驱逐舰携带“鹰击-21”反舰导弹前出岛链时,美军第七舰队已连续三年未接收新型主力舰。
面对压力,中俄展现出深度协同。2024年9月,俄罗斯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部署远东,射程覆盖驻日美军基地;2025年1月,两国启动共享早期预警数据,实现“东风-26”与“伊斯坎德尔”系统的火力协同。同年3月,中俄联合舰队在阿拉斯加周边演练冰区作战,直接威胁北美防空司令部核心区。
中国对菲水果进口缩减82%,俄暂停对日核燃料供应,精准打击美盟友体系薄弱环节。东盟防长扩大会期间,马来西亚、印尼明确拒绝美军进驻请求,折射出区域国家抵制域外干涉的共识。
美国防部《2045规划》要求维持500艘舰艇规模,但当前年均下水吨位不足中国三分之一。曾在仁川创造奇迹的麦克阿瑟指挥部旧址,如今堆满生锈的“暗鹰”导弹零件。历史学家指出,当美军试图用二战旧机场部署21世纪导弹时,其战略透支已难以掩饰。
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言,军事手段需与政治目标匹配。当中国在南海完成20座灯塔导航链建设,俄罗斯在北极航道部署S-500防空系统时,美国在亚太的导弹布局,正沦为地缘政治 calculator 上不断跳动的赤字数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