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互联网法庭与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法律事务处开展专项座谈

北方法制报 1个月前 (03-23) 阅读数 0 #推荐

本报记者 广辉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汹涌、金融与信息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金融司法领域的协同创新及数智化变革刻不容缓。3月13日,长春互联网法庭与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法律事务处开展专项座谈,旨在深入推进数字技术、金融实践与法治建设的无缝对接,共同探索金融法治现代化之路。

聚焦科技赋能,提升审判效率

长春互联网法庭以科技赋能,积极应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处理中的挑战。通过推动“银院金融智慧诉讼项目”的试运行,实现了立案材料的批量自动化审核,极大地减轻了人工操作的负担。同时,法庭还精心制定了要素式审判流程的详细规范,基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典型特征,梳理出核心要素,法官在审理过程中紧密围绕这些关键要素展开,从而实现了审判流程的极大简化,提高了审判效率,降低了金融债权实现的时间成本。

推动双链融合,构建可信生态

在区块链技术的推动下,长春互联网法庭与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法律事务处将共同致力于构建可信金融生态。通过司法链与三方存证链的无缝对接,从信贷合同的签署到资金流向的监控,实现全流程数据实时上链,确保金融交易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与可追溯性。一旦发生金融纠纷,法院可直接从区块链上获取可信电子证据,大幅提高电子证据在司法程序中的采信度,为案件的快速、公正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职能协同,筑牢安全防线

双方基于各自的专业职能与使命担当,积极探索并构建高效协同的合作机制。在共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决定携手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与宣传渠道,广泛普及金融法律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与风险防范能力。同时,针对新型涉金融侵权案件及“预查废”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问题,双方决定建立联合研究机制,共同探索解决方案,为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精准司法建议,助推行业治理

长春互联网法庭凭借审判实践,深入剖析审判案例,针对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精心制定一系列专业、精准的司法建议,广泛覆盖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业务流程规范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等多个核心领域。这些建议旨在从源头上提升金融行业的整体运营效能。双方已就构建司法建议及回复机制达成共识,希望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有力推动法律法规的改革,为金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强大动能。

此次专项座谈标志着长春互联网法庭在金融司法协同领域步入了“智能驱动、数据互信、生态共治”的新阶段。未来,长春互联网法庭与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法律事务处将持续携手探索金融司法协同新模式、新路径,为吉林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初审:广辉

复审:韩蕊

终审:谢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北方法制报

北方法制报

传播法治文化 弘扬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