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强奸案,舆论会不会干扰司法?

新京报传媒研究 4天前 阅读数 1418 #推荐

文 | 王可(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山西“订婚强奸案”、景德镇一家三口被撞身亡案、3岁男童被生父女友虐待致死案,近日,多个热门案件开庭审理,舆论探讨的声浪也愈发高涨,但在司法案件报道中,舆论监督与 “媒体审判” 往往一线之隔。

01

“媒体审判”加剧矛盾

“媒体审判”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害和影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

新媒体时代,由于受众的猎奇心理,驱使人们对司法案件中那些离奇情节、受害者境遇想一探究竟。而正义感的驱使,也让大众希望看到司法审判能够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平。在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中,公众期待通过司法审判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惩,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山西 “订婚强奸案” 中,案件初期,部分媒体和自媒体仅依据男方一方说辞,便在报道中对女方进行污名化,将女方扣上 “骗婚”“贪财”的人设 ,忽视司法程序与证据,过早给案件定性,使得舆论一边倒地指责女方。这种报道方式严重干扰了公众对案件的客观认知。

景德镇一家三口被撞身亡案同样如此,案件发生后,部分媒体为博眼球,在未核实清楚事故原因的情况下,大肆渲染肇事者的 “恶劣态度”,甚至编造肇事者家庭背景等不实信息,引发公众愤怒。这些未经证实的报道迅速传播,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给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理工作带来困扰。

3 岁男童被生父女友虐待致死案中,自媒体为吸引流量,渲染 “生父不知情” 等内容,与后续尸检及监控证据相悖,误导公众对案件的判断。

“媒体审判” 不仅可能导致司法人员在审理案件时受到舆论压力,偏离法律和证据进行裁判,损害司法公信力,还容易误导公众,加剧社会矛盾。

02

受众期待更高

新媒体时代,案件的最新进展、庭审细节、当事人陈述等内容可以实时更新,让大众第一时间掌握动态。同时,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使得公众能够参与到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见解,形成热烈的舆论氛围。

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众容易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当媒体报道的内容符合公众心理预期时,公众会不假思索地接受并传播,这也为 “媒体审判” 提供了生存土壤。

部分公众缺乏对司法程序专业性的认识,不理解司法机关需要依据完整的证据链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判,盲目相信媒体报道,参与到 “媒体审判” 的舆论浪潮中。

03

如何解困

破解司法报道的困境,需要媒体、司法系统和公众的协同努力。对媒体而言,严防舆论失衡和标签化表述,回归法律本身的报道方式,是对舆论场中片面叙事的最好回应。

司法机关应对策略的转变也行之有效。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期间,法院通过详细释法说明判决依据,有效回应了舆论关切。这种主动沟通的方式,增强了司法透明度,从源头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发生。

司法与舆论的关系,需要在互动中寻找平衡。从“订婚强奸案”的舆论反转,到男童虐待案的事实澄清,我们既看到舆论关注推动案件深入调查的积极面,也目睹过片面报道对司法程序的干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应当成为事实的传播者而非审判者,司法机关需要以透明赢得信任,公众则要以理性参与监督。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个司法案件公正审理,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校对 | 张彦君

主编推荐

评论列表
  •   尘埃落定  发布于 2025-04-21 05:21:22  回复该评论
    说的对。女方既然不爱男方,为什么要同意定亲?定亲后会发生什么自己没有预感吗?还不是个捞女,专门要捞取利益吗?
  •   用户11xxx76  发布于 2025-04-20 18:45:48  回复该评论
    男的有罪也好没罪也罢,现在3年也跑不了了。更关键的还是那些审判的,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就判了,甚至连鉴定报告都还没出的情况就审完了,这合理?连鉴定报告的解释都那么的无力,什么女的清洗了才导致内裤跟身体完全没有男的的nda,被强了还帮忙消除证据?你敢信?
  •   纸隙光阴  发布于 2025-04-19 09:48:45  回复该评论
    违背妇女意愿,这条太唯心了。如和婚内强奸连在一起,几乎无解。举证到置的情况下,你让男方如何辩解。
  •   执着  发布于 2025-04-21 15:16:53  回复该评论
    自媒体为了流量,不顾事实歪曲报道收引眼球才是原罪,通过网友讨论发现很多网友引用煤体报道来作为自已的信息源,而这些媒体报道经查证基本全是虚假信息,群众往往信以为真,反而官方的消息通告却鲜有人知,这种情况引人深思。
  •   天道无极  发布于 2025-04-20 14:19:58  回复该评论
    正常人都知道打人是强迫,对这种打人的败类都是深恶痛绝,只有社会残渣才会同情这种人,因为社会残渣本身也害怕因为打人坐牢。 国家应该把说打人不是强迫的垃圾查出来,上门把他们揍得满地找牙,跪地求饶,让他们签署捐赠全部财产并且终身当奴隶的承诺书。让他们去当苦力干脏活累活。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年轻人不愿干脏活累活缺少劳动力的难题,而且按这群垃圾的逻辑,算是他们自愿的。
  •   爱无能  发布于 2025-04-21 13:03:04  回复该评论
    我觉得你想错了,以后骗婚的只会变少,因为很多人开始觉醒了。还有就是我认为结婚率下滑其实不是什么坏事
  •   FCY  发布于 2025-04-21 12:10:19  回复该评论
    不是干扰是监督司法公正
  •   用户18xxx93  发布于 2025-04-21 01:38:57  回复该评论
    如果有铁证是可以 如果证据不足就释放。由于清洗没有检测到DNA 处女膜完整 只是有伤不能叫强奸 只能叫伤害 。目前的证据到底支不支持强奸罪成立?
  •   相忘于江湖  发布于 2025-04-21 08:28:27  回复该评论
    但凡有直接证据证明强奸,这个案子争议就不会有那么大!!
  •   用户10xxx93  发布于 2025-04-21 13:17:25  回复该评论
    其实舆论就只是想知道发生这种事情女方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如果男方单方面的承责太不公平了!
  •   一叶舟  发布于 2025-04-20 08:05:44  回复该评论
    应有一定量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男女,岁数大小,家里有男孩,女孩比例适当
  •   LD  发布于 2025-04-21 08:28:43  回复该评论
    大家不明白官方的苦心!人家就是偷偷告诉大家:结婚需谨慎,不然就会人财两失!
  •   Ai  发布于 2025-04-20 18:07:55  回复该评论
    闹大时,男的已经被判一年多了,咋个干扰法?
  •   喜加2  发布于 2025-04-21 07:55:46  回复该评论
    有没有这种可能,如果男的无罪的话,某些人就得赔他钱[得瑟]
  •   偶尔冒泡  发布于 2025-04-21 13:08:04  回复该评论
    简单粗暴理解,违背妇女意志就要坐牢,妇女意志随时可以撤回,今天同意不代表明天同意。
  •   用户11xxx28  发布于 2025-04-19 13:23:07  回复该评论
    舆论怎么会干扰司法,先要理清司法的目的是什么,司法的案例要经得起舆论。
  •   榜一大哥  发布于 2025-04-21 19:01:47  回复该评论
    [狗头]正常判的会有啥舆论,就是有异常才有舆论啊!
  •   daI  发布于 2025-04-21 15:55:47  回复该评论
    最开始不就是调解的吗后来男方变卦了那不就只能公事公办了
  •   没钱了  发布于 2025-04-21 04:39:29  回复该评论
    不会干扰司法,但会提醒大家认清现实。至少我家里最近都不催我了。
  •   爱无能  发布于 2025-04-20 16:10:03  回复该评论
    我个人觉得这个案子这样判挺好的,对于提高老百姓的认知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新京报传媒研究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