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率暴跌,特朗普对中国连退2步,暗示对华降税,中方态度坚决

易绘心中那片天 3天前 阅读数 0 #社会

前言

特朗普支持率暴跌14个百分点,对华政策随即出现松动。他连续两步退让:豁免近千种电子产品关税,并在白宫采访中首次暗示可能降税。

中国商务部态度坚决,强调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美方,"解铃还须系铃人"。关税战局势正悄然发生变化,美方开始主动寻求对话。

特朗普为何突然服软?背后有何算计?

白宫主人慌了?

不久前还叫嚣"解放日"的特朗普,如今却像被踩了刹车的赛车,突然降速换挡。从最初的高喊口号到如今的悄然转向,白宫主人的关税政策像坐了一趟过山车。

三个月前,特朗普举起"对等关税"大旗,对全球各国祭出关税大棒,其中对华关税从最初的34%直接飙升至惊人的245%。

然而,这场关税风暴刚刚席卷全球,特朗普便开始急转弯。首先是对全球大部分国家暂缓90天征收关税,

随后又低调公布了一份长达22页的关税豁免清单,涵盖智能手机、电脑等近千种商品,这些恰恰是中国对美出口的主力军。更让人意外的是,在白宫接受采访时,这位一向强硬的总统罕见地暗示,他不想让关税继续提高,甚至考虑降低关税水平。

这种政策的戏剧性转变背后,是特朗普支持率的断崖式下跌。据调查显示,特朗普入主白宫100天内,支持率直接暴跌14个百分点。

他当初拉票时承诺的"扭转经济形势"、"减轻家庭压力"如今成了空头支票,而关税政策正是压垮选民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初支持他的选民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开始对他的通胀政策表示不满,12%的人对就业政策提出质疑。

特朗普的这一系列动作,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慌不择路的赌徒,在看到赌注可能全失后急忙收手。

而这种突然的政策反转,也为美国经济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让市场和消费者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混乱状态。这种混乱很快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压力,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正在美国社会各阶层滴答作响。

美国民众尝苦果

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时,最先感受到痛感的却是美国自己的脚。华尔街股市仿佛被当头一棒,在短短两天内就蒸发了超过5.3万亿美元,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近700点。这一幕简直就像看到一个人扬言要打别人,结果拳头却砸在了自己脸上,眼冒金星。

更让华盛顿意想不到的是,美债市场这个传统的"避风港"也突然变了脸。当美股遭遇暴跌时,资金不仅没有涌入美债,反而掀起了抛售潮。

有消息称,就连美国的铁杆盟友日本都开始甩卖美债,这让特朗普政府坐立不安。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主席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债市场的剧烈波动正在让人们对其"避险资产"地位产生质疑。

而在普通美国家庭,关税政策引发的恐慌情绪更是如野火蔓延。人们开始疯狂抢购日常用品,担心未来价格暴涨。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预测,服装价格短期内可能飙升60%以上,基础药品价格可能上涨12%,食品价格上涨2.6%。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将因新关税而面临约4700美元的额外支出,这相当于许多家庭一个月的工资!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取消中国货运订单和弃货正迅速成为常态,众多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小企业主可能面临不可逆转的损害。有经济学家甚至直言,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相当于直接切断中美贸易,这对美国经济来说无异于自断手臂。

面对这场由白宫自导自演的经济危机,美国各界的不满声浪日益高涨。这种全方位的经济压力,也让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分歧和矛盾被迅速放大,白宫内部的团队已经开始公开唱反调,争论变得愈发激烈。

白宫团队各执一词

特朗普政府内部的分歧正如同沸腾的锅,关税政策问题上的争论已经从低温私下交锋升级为公开对抗。

这场白宫内部大戏的主角包括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经济委员会主席哈赛特,以及被视为特朗普亲密盟友的马斯克。他们的立场和言论南辕北辙,让外界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走向更加迷茫。

最引人注目的是马斯克与特朗普首席贸易顾问纳瓦罗之间的公开交锋。马斯克开始批评支持关税的纳瓦罗,而后者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毫不客气地回怼:"他就是个卖车的。"这种高级别官员之间的隔空喊话,让特朗普政府的形象蒙上了一层混乱和不专业的色彩。

与此同时,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在暗中较劲。据报道,他曾飞往佛罗里达州寻找特朗普,试图说服他在关税政策上"做出改变",建议将重点放在谈出"有利的贸易协议"上。

美国财政部还在考虑设立新的出口商税收抵免政策,以抵消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事实上是在承认关税政策对美国企业造成了伤害。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白宫官员们在关税政策上的表态一日三变,仿佛在玩"红灯绿灯"的游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形容,卢特尼克和特朗普的最新言论,让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政策变得"乱上加乱"。

这种内部分裂和政策混乱,不仅损害了特朗普政府的公信力,也让华尔街投资者和美国企业家对未来充满忧虑。相比之下,中国在面对美国关税战挑战时展现出的沉着冷静和战略定力,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治理能力。

中方划出"红线"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中国展现出大国定力。中方没有被美方的无理取闹所吓倒,而是迅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同时坚持原则立场,态度坚决而清晰。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一针见血地指出:"单边加征关税措施完全由美国发起的,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七个字——"解铃还须系铃人",简明扼要地为特朗普指明了一条出路,也划出了中方的底线。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既然这场"关税霸凌"是由美方挑起,自然也应由美方出面解决,必须美方率先行动。

中方肯定了美方豁免部分关税的做法,但同时也指出,这个"力度"远远不够,中方要的不是"部分让步",而是彻底废除单边制裁。

中方的反制措施可谓有理有力有节。当特朗普不断提高对华关税时,中方也不甘示弱,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从34%迅速提升至125%。但当关税战升级到一定程度后,中方果断宣布"收兵",表示不再继续提高关税。

这一决定展现了中国的战略智慧——关税来到这个水平,中美贸易已经面临中断,再加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美国的一场数字游戏,中方拒绝陷入这种无谓的争斗。

而当特朗普宣称"在等中国电话"时,中方保持了高度克制,没有随美方起舞。尽管特朗普单方面宣称中美就关税问题进行了接触,甚至称中方主动联系了美方很多次,但白宫方面却不得不承认,中国至今没有来电。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让特朗普政府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从长远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没能实现"遏制中国"的目标,反而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更加强大的催化剂。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已经让全球市场震荡不安,而中国的坚定回应则为动荡的国际经贸关系注入了一剂稳定剂。未来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方能否拿出诚意,真正回到对话与合作的轨道上来。

结语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既暴露了美国战略决策的短视与混乱,也凸显了中国应对外部挑战的定力与智慧。面对美方的软硬兼施,中方始终保持原则立场,既不妥协也不盲目对抗。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贸易战真的能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只会加速其全球影响力的衰退?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易绘心中那片天

易绘心中那片天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