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留下133套豪宅,每套价值超2亿,他轻松跻身百亿富豪?
---前言---
提到“国民老公”,很多人会不加思考的,和“万达公子王思聪”画上等号。
但在王思聪之前,“国民老公”这个名号一直属于“浦东第一公子汤珈铖”。
他靠继承父亲留下的133套房产,21岁就轻松跻身百亿富豪之列!
左一汤珈铖
和王思聪一样,汤珈铖的身边也从来不缺少各式各样的美女和疯狂的追求者。
但和王思聪不同的是,汤珈铖几乎从来没有传出过任何的绯闻消息!
甚至如今已经41岁的他,是否结婚都还是个谜!
汤臣一品
汤珈铖之所以被称为“浦东第一公子”,是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汤臣集团的继承人。
“汤臣一品”,这个有“中国第一豪宅”之称的楼盘,就是由汤臣集团开发建成的。
在地产行业不景气的今天,“汤臣一品”的房屋交易价依旧高达“30万一平米”。
多少的富商名流,明星艺人,以在“汤臣一品”拥有一套房子作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像知名影星刘嘉玲、黄晓明、刘亦菲、张柏芝、杨超越,作家郭敬明和网红主播李佳琦等都住在这里。
现如今“汤臣一品”的房子几乎每套的价格都超过了2个亿,2个亿是多少人一辈子的奋斗目标。
汤珈铖
汤珈铖作为汤臣集团的继承人,一直以来都受到外界的关注,其中质疑之声更是不断。
有人说:“他是出身好才能拥有如今的财富,不过是一个活在祖辈福荫下的富二代”。
也有人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他是富二代为数不多的佼佼者”。
右一汤君年
浦东第一地主汤君年的发家史要谈汤珈铖,就离不开谈他的父亲,有着“浦东第一地主”之称的汤君年。
汤君年出身于上海浦东的一个普通家庭,早年随父亲移居香港,其父亲在香港多年打拼之后,成立了香港科达公司,主要以经营窗帘、墙纸、沙发布为主。
和很多富庶家庭培养孩子的方式一样,汤君年很早就被父亲带进公司培养,这个富二代也确实展现了不错的经商天赋。
汤君年
但一直在父亲庇护下成长的汤君年,虽然事业上发展的顺风顺水,但心里面一直有个自己想法,就是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的想法。
于是在1970年,汤君年孤身一人来到台湾,因为此前一直从事窗帘生意,汤君年决定重操旧业,再次卖起了窗帘。
只是离开了父亲的庇护,他也得不到父亲人脉资源的帮助,他的窗帘生意可谓是一片惨淡,成吨成吨的窗帘积压在库房,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汤君年
70年代,台湾的很多家庭里面,电视机开始慢慢普及,电视上经常出现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国际品牌的广告。
汤君年大受启发,于是有样学样,把自己生产的窗帘,也搬上了电视的荧幕之上,果然很快就取得了巨大的效果。
短短的一年时间,他就发展了2000多个经销商,不仅仓库积压的库存被销售一空,工厂的机器更是被踩冒了烟,短短数年,汤君年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个亿。
汤君年
体验到依靠自己的努力赚钱的快乐,汤君年的野心也越来越大,5个亿已经不能让他满足,他要赚50亿,甚至500亿。
很快机会来了,1980年台湾龙门和科达两座百货大厦因为经营不善,老板准备对外出售,汤君年找上了门,最后以极低的价格收入囊中。
两座百货大厦一到手,汤君年就投入了重金重新装修,一年之后,焕然一新的两座大厦再次对外出租,引来无数的商户竞争,就这样汤君年靠着收取租金赚的盆满锅满。
汤君年和徐枫
事业蒸蒸日上的汤君年,也在此期间认识了演员徐枫,徐枫此前已经有过一段婚姻,二人的恋情并没有得到汤君年父母的支持,但汤君年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徐枫。
汤君年为了和徐枫在一起甚至不惜和父母翻脸,无奈之下,汤父只能同意二人婚事。
成婚后不久,徐枫为汤君年生下了两个儿子,小儿子正是汤珈铖。
汤君年一家
两个儿子的降生,给汤君年带来了满满动力,他要尽力给老婆和孩子打下一片更大的家产。
汤君年选择了回归香港,和父亲开始并肩作战,此后父子二人迅速在香港和台湾两地布局房地产,大肆收购一些经营不善的地产公司。
但收购需要大笔的资金,这些年虽然赚了一些钱,但依旧不够用,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融资”,这一手段虽然解决的资金问题,但也为后来的暴雷埋下祸端。
90年代的浦东
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汤君年回到了他出身的地方上海浦东,看着黄浦江两岸建设的巨大差距,汤君年决定将他的地产事业扩展到上海,目标就是上海浦东。
他的这一决定,很快迎来妻子和父亲的反对,因为当时的上海流传这样的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
汤君年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浦东虽然现在虽然什么都没有,但它就像是一块白纸,可以任由我们书写,而浦西虽然繁荣,但阻碍太多,在哪里我们反而束手束脚”。
汤君年
汤君年最终力排众议,接下来的数年时间,在普通先后投资了接近20亿,大搞地产建设。
浦东的第一个A级写字楼、第一个五星级酒店、第一个高尔夫球场,全部都出自汤君年之手。
那些不看好浦东发展的地产商,将这个时候的汤君年戏称为“地主家的傻儿子”。
为了加快发展和扩张的步伐,汤君年大搞预售制度,房子还没建起来,预收款已经到了手里面,然后紧接着急需疯狂囤地,和后来许家印恒大的扩张模式一模一样。
就在这样的快速扩张之下,汤君年不仅在浦东站稳了脚跟,积累了不菲的财富,更是收获“浦东第一地主”的称呼。
然后,汤君年很快就迎来家庭事业和身体上的三重打击。
汤珈铖
三重打击后一代传奇遗憾落幕第一重打击就是小儿子汤珈铖病了,由于汤君年一心扑在事业上面,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在小儿子汤珈铖仅有12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国外留学。
然而在异国他乡,文化不同,语言不通等原因,汤珈铖患上了抑郁症,最终因为太过严重,只能退学返回国内。
此后,汤君年虽然四处拜访名医希望能帮助儿子走出病症,但都收效甚微,最后小儿子汤珈铖只能靠吃抗抑郁的药物,自己慢慢康复。
为了能够更好的陪伴小儿子汤珈铖,汤君年经常将儿子带在身边,同时也放弃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任由他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发展。
汤君年却意外的发现小儿子汤珈铖对股票特别感兴趣,于是在他15岁时,给了他100万,让他去股市里面锻炼,但没想到本来夫妻二人是做好亏损的打算,儿子却在几个月就在故事赚到了40万。
汤君年大喜,随后就安排儿子汤珈铖进入了人汤臣公司,并在他18岁的时候将公司董事的身份交给了儿子,提前定位了下一任继承人。
然而不等他高兴片刻,第二重打击接踵而至,1996年汤君年在香港深陷“汤臣案”。
所谓“汤臣案”,就是汤君年在香港大肆发展地产期间,认识了赌王何鸿燊,两人此后多次合作,汤君年在大肆收购上市公司的过程中,被香港政府猜疑有不当操作。
香港政府随即展开了,对汤君年和何鸿燊在内多人,为期六年的调查,这一事件对汤臣集团的打击非常之大,汤臣集团一度在资本市场上拿不到任何资金。
再加上二十世纪末,房地产市场过热之后,大环境之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宏观的调控。
这一举措让在上海快速扩张的汤臣集团再受打击,公司内部资金链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诸多资本一听汤臣的名字都避之不及。
关键时候,徐枫站了出来果断卖掉了多家上市公司和多块地皮,加上汤家的支持,汤臣集团才缓过一口气来。
汤臣集团是缓过气了,只是汤君年却倒下了,多年接受调查,加上在上海扩张太快频繁出现资金问题,多重压力之下,唐君年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2004年,汤君年因为中风住院,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动脉栓塞手术后,汤君年日渐好转,但躺在病床上的依旧在关心着公司事务。
后来,汤君年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提前出院,没想到又引发了糖尿病并发症,抢救无效后,一代传奇就此落幕,年仅56岁。
父亲离世,母亲深陷痛失挚爱悲伤之中走不出来选择出国休养,偌大的一个担子压在了汤珈铖的担子之上。
此时的房地产市场依旧在低迷之时,父亲生前最关心的楼盘“汤臣一品”尚未完工,只是在遗嘱之中留给了他133套房子。
为了尽快稳住局面,汤珈铖积极找到公司内部的元老和股东沟通,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稳住了汤臣集团的局面。
2021年,汤珈铖正式担任汤臣集团执行董事一职,算是正式接过了父亲传下的接力棒。
如今汤臣集团虽然市值仅有60多亿,但靠着父亲留下的遗产,他依旧轻松跻身百亿富豪。
在汤珈铖的带领下,汤臣集团虽然没有取得太大的发展,但也算勉强守住了这份父亲用性命拼下的家业,实属不易。
汤家祖孙三代人,用他们的拼搏告诉所有人幸福和财富是可以奋斗出来的。
一时的成败得失都是正常的,只有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创造更好的明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