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坛1988:伯乐万梓良与周星驰的银幕起点
1987年8月24号,TVB推出了一部大制作,名叫《生命之旅》,为什么说是大制作呢,因为在那个电视剧通常都是二三十集的年代,这部作品的长度达到了惊人的59集,说它是大制作当然不算夸张,然而今天要讲的不是这部剧,而是剧中的一个演员,本剧的男一号由万梓良出演反派,男二号由吴镇宇演,但他俩之后的成就都不如本剧的男三号,这个人的名字,来源于千古第一篇文滕王阁序中的几句话,雄州雾猎,俊采星驰,没错他就是周星驰。
1988年,金美林公司邀请万梓良出演电影《捕风汉子》,在谈合约的时候,他得知还有一个配角的演员没有敲定,于是便立刻想到了周星驰,此时的周星驰虽然已经拍过两部电影,但都是TVB推出的电视电影,根本就没有上过大荧幕,在演艺圈里,所有拍电视剧成名的演员,都会想着进军影坛拍电影,周星驰自然也不例外,在拍摄生命之旅的过程中,就没少跟万梓良提及这个事情,此时得知剧组还少个演员,万梓良自然就把把周星驰介绍进来了,而该片也由此成为了周星驰跨族大荧幕的首部电影。
此时的周星驰是无比珍惜演出机会,拍片的时候处处卖力,李修贤看了都直说,拍戏不是力气活,干嘛像条狗一样拼命呢,这句话后来被好事者恶意解读,说是李修贤在片场大骂周星驰,事实上,如果李修贤对她不好怎么可能,在之后还继续带着周星驰拍别的电影,1988年6月23号,该片正式上映,最终拿到了将近900万港币的票房,虽然只排在年度票房榜第46位,但是很明显要比那一部《捕风汉子》强多了,不过本片的重要性并不在票房上,而是在于它给周星驰带来了能转折命运的荣誉。
当年的11月份,他被告知获得了台湾金马奖的提名,当时的周星驰认为自己刚踏足大银幕没多久,估计是获不了奖,但是抱着混个脸熟的想法,他还是去参加了颁奖典礼,坐在台下看的时候,他一直都没认为自己能获奖,坐在附近的曾志伟还跟他开玩笑,要是你获奖了,别忘提我的名字,没想到名单揭晓的时候,周星驰真的依靠着《霹雳先锋》中的表现,击败了林正英和金涂,获得了这一届的最佳男配角奖项。
此次获奖对周星驰来说来说,不仅是一个意外之喜,最关键的是让更多业内人士知晓了这个声名不响的三线演员,并在当年邀请他出演了第一部做主角的电影,《最佳女婿》 虽然说是主角,但是该片其实是三男主戏,另外两个演员分别是莫少聪和张学友,当时周星驰虽然已经是拿过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人了,但是在该片中的咖位却着实不大,张学友在当时的歌坛虽然不如谭咏麟,张国荣,但是也已经是小有名气,在影坛更是主演了好几部电影,而莫少聪虽然主演的电影少,但是当年却推出了一部《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反响可谓剧烈,就算配角也是吴耀汉,沈殿霞,这样能独当一面,只有女主角张敏,算是跟周星驰一样的新人。
这部电影的剧情讲述了三个好兄弟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一天喝醉酒后,他们与女孩同住一屋,没想到酒后乱性,女孩怀孕了,腹中胎儿不知道是谁的,于是三人便开始抢着当爹,由此延展出了一系列鸡飞狗跳的笑料,这个剧情可真算得上上是相当前卫,放现在估计都过不了审,然而在那一个尽皆过火的香港影坛,却显得如此平常,周星驰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是一个招摇撞骗风水师,虽然他是三个主角之中最晚踏足影坛的人,但演技却丝毫不逊色于另外两人,那稳定自如的夸张表演风格,好似天生做主角的料。
这部电影虽然在观感上比上一部霹雳先锋更要讨喜,而且还是在当年圣诞档上映的,但最终收获的票房却只有580万港币,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因为在同档期碰到了一部相同题材的电影,分流走了最佳女婿的受众,执导那部电影的导演不是别人,正是周星驰日后的黄金搭档:王晶,这一年的王晶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一年的时间,拍摄了五部电影,其中表现最亮眼的就是给永盛电影拍摄的三部片子,上一年他一部《精装追女仔》,让永盛第一次进入年度票房榜前十,这一年他更是加班加点的推出了精装追女仔的第二部,本片的主角虽然由周润发换成了刘德华,但剧情依然是以泡妞为主,期间穿插着犀利的讽刺,比如影射TVB和ATV的斗争,内涵港姐陪睡内幕等,真的很佩服那时候的王晶不拘一格啥都敢说。
另外本片还延续了上一部的恶搞元素,并且更加的肆无忌惮,楚留香,刀马旦,秋天的童话,僵尸先生等,通通被戏谑了一番,尤其是片尾恶搞监狱风云的那一段最为好笑,周润发的原版里面,犯人是合伙绝食来向狱警抗议,到了这部电影中,曾志伟是联合监狱区域内的人一起憋尿来抗议狱警,简直是恶俗至极,不过却出奇的好笑,王晶屎尿屁导演的称号真不是说说而已。
本片在1988年的一月份上映后拿到了1700万港币的票房,虽然比上一部稍微少一些,但利润却依然可观,看到王晶的表现如此出色,他的老东家邵氏便将其喊了回去,让他给大都会电影拍一部片子,很多观众可能都知道,邵氏兄弟在1985年就停产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1988年的时候,邵氏兄弟借尸还魂,与无线电视合组了“大都会”电影公司,而该公司出品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让王晶知道的这一部《撞邪先生》,本片总体来说很是一般,但是对于王晶来说却很重要,因为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她结识了自己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女人,她的名字就是邱淑贞。
邱淑贞是1987年参加的港姐选美大赛,并且还是热门选手,但是因为被曝出涉嫌整容,所以中途退出了比赛,不过TVB看他比较有潜力,所以就把他签了下来,这部撞邪先生就是他入行的第一部片子,虽然只是个配角,但是王晶却对他情有独钟,随即便在永盛投资的《最佳损友》里,提拔邱淑贞做了女主角,本片可以看作是精装追女仔的办公室版本,主演仍是刘德华,陈百祥,冯翠帆等人,虽然剧情上没有很多新意,仍是以泡妞为主线的嬉笑怒骂,但是没想到最终却收获了2180万港币的票房,让永盛电影第二次进入了年度前十,本来就有路线依赖的王晶看到这部电影的大卖,那更是坚定了把这个题材拍到死的决心,当年便给大都会电影拍摄了一部追女题材的《求爱敢死队》,不仅有邱淑贞,李美凤这些新晋港姐,而且还请来了83年的港姐亚军张曼玉,上演了一出三男追三女的笑料。
这部电影的剧本流畅性以及各种笑料,比最佳损友还要强上一些,但是七月份上映后,却只拿到了1270万港币的票房,远比不上最佳损友,王晶此时可能还没意识到,观众们已经审美疲劳了,在她看来求爱敢死队是个新IP,所以才没有达到理想,于是他在圣诞档期又推出了最佳损友的续集,就是一开始我们说的,与周星驰最佳女婿打擂台的电影,最佳损友本来就是一个卖座的IP续作,在邱淑贞的基础上,又增添了郑裕玲,关之琳等艳光四射的女星,打败周星驰的最佳女婿,当然是情理之中.。
但此时的王晶自然是没想过要跟刚出道的周星驰比,他的这部续集只拿到了1600万港币的票房,虽然是比求爱敢死队强一些,但很明显的并没什么突破,此时的王晶才恍然醒悟,观众们原来是看腻了,好在此时他只有33岁,创作力极其旺盛,随后便拿出了一个三年前就写好的剧本,拍出了一部严肃题材的电影,迅速在香港影坛掀起了一股跟拍热潮,不过这部电影是在1989年上映的,这里咱们就不往下聊了,除了跟王晶合作了多部电影外,这一年的刘德华还跟另一个姓王的导演合作了一部片子,那个导演跟王晶站在一起,就代表了香港电影艺术与商业的两种极致,没错他就是王家卫
做了好几年编剧的墨镜王,在1988年终于争取到了做导演的机会,拍出了自己的处女作《旺角卡门》,其实这个剧本是他给师傅谭家明写的,并且一口气写了三个,都是关于黑帮的,因此被称为王家卫的黑帮三部曲,然而谭家明只看中了最后一个故事,并在1987年把它拍了出来,名字叫做《最后胜利》,由徐克,曾志伟主演,虽然票房不尽如人意但是在第七届金像奖颁奖礼上,却获得了11项提名,要知道那一届的颁奖礼总共才14个奖项,该片真称得上是一部佳作。
然而王家卫却更喜欢第一个故事,也就是旺角卡门,当他向老板提出要做导演的时候,邓光荣还是很犹豫的,毕竟王家卫只做过编剧,还没拍过一部电影,为了保证不会赔钱,他便找到了片酬不高,但是已经有了些许票房号召力的刘德华,对他说,只要你肯拍我就投资,其实刘德华跟王家卫很早之前就认识了,他出演的第一部电影《彩云曲》,正是王家卫的第一个电影剧本,见到是老熟人的剧本,他便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于是《旺角卡门》便正式开拍,相对于王家卫之后的电影来说,本片算是非常容易看懂的一部,剧情讲述了失恋的黑道人物阿华与家中暂住的表妹阿娥渐生情愫,慢慢有了不想参与江湖厮杀的想法,但是他的小弟乌蝇却四处逞强,每次都得由阿华来擦屁股,让他和阿娥的感情屡遭挫折,当他真正下定决心要退隐江湖的时候,没想到欧阳接受了几乎就是必死的杀手令,阿华为了兄弟情谊,最终还是放弃了爱情,义无反顾的与苍蝇死在了乱枪之下。
虽然是处女作,但是本片中已经可以看到很多王家卫的固定电影风格了,比如升格,慢镜,重影,抽帧等浪漫画的镜头语言,而剧情虽然看似很简单,但王家卫对于角色的刻画却非常深刻,刘德华与张曼玉淡如水的爱情让观众动容,张学友饰演的苍蝇也是有血有肉,他的生命信条就是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从而被人看得起,即便是用生命去捍卫也在所不惜。
在香港有的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拿奖的,王家卫便是代表,他的这一部处女作一上映就获得了不俗的口碑,不仅让其拿到了金像奖,金马奖双料最佳导演提名,而且还让刘德华第一次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让张曼玉第一次提名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让刘伟强第一次提名最佳摄影,让张学友第一次拿到了最佳男配角,还让张叔平再度拿下了最佳美术指导,这可以说是赢麻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旺角卡门的票房也很不错,收了一千多万港币,这让邓光荣对王家卫信心倍增,在第二年大手一挥,投资4000万,为他请来六大当红偶像,让其继续拍两部黑帮片,只是邓老板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这次投资让他气的住了医院,不过这是两年后的事情了。
此时邓光荣的影之杰公司,里面还有另一员大将,在1988年拍出了几部电影,获得的成绩也算不俗,而且他还是王家卫的好基友,这个人就是刘镇伟,他在上一年拍出了自己的处女作《猛鬼差馆》,虽然票房不高,但是利润却还算看得过去,于是在1988年便开拍了续集《猛鬼学堂》,在很多人心里,香港影坛最好的灵幻喜剧片系列,除了鬼打鬼以及僵尸先生外,就属刘镇伟的猛鬼系列最有可看性了,这部续作的阵容仍是上一部中的原班人马,故事也沿袭上一部的剧情,讲述了警察局上一次除僵尸的时候跑掉,因此便成立了捉鬼敢死队来寻找这只僵尸,从而引发的一连串故事,因为有了上一次的指导经验,刘镇伟在本片中把恐怖与笑料做到了更为完美的融合,前半段戏份中两只僵尸大闹警察局,刘镇伟利用巧妙的空间设计,最终把两只僵尸困在一起,想象力真的是够丰富的。
除了《猛鬼学堂》外,刘镇伟在1988年还执导了两部片子,《金装大酒店》和霸王女福星,都是当时的快节奏的电影,也没什么很值得聊的地方。
从这几部片子可以看得出,此时的刘镇伟还属于是声名不响的存在,任谁都想不到他能在两年后把周星驰送到如此之高的位置,让他成为新一代的喜剧之王,不过此时这个名号还暂时戴在许冠文头上,70年代的许冠文是票房之王,推出的影片是步步年度冠军,但是进入80年代后,他的事业进入了低谷期,不但推出的数量少了,而且票房也不再亮眼,直到1986年他的事业才开始转折,那一年他以监制,编剧以及主演身份,与陈欣建合作的神探朱古力,票房达2200多万港元,位列年度票房第五名,让他终于摆脱挫折重振声威,但这时他却因为与嘉禾因为分账问题产生了矛盾,于是在1988年转头与新成立的“新宝院线”合作,许氏由此成为了新宝旗下的卫星公司,当年暑期档,许冠文推出与高智森合作的《鸡同鸭讲》。
除了召回七年未有合作的许冠杰客串,兼创作主题曲,他还再次出演老板角色,讲述了传统中式烧鸭店的老板,与西式炸鸡店的互相竞争故事,这部电影可以看出,许冠文依然保持了描写香港底层人民的叙事风格,同时还反映了外来快餐对于本土饮食的冲击等社会现象,片中的各种笑料段子,虽然现在看来有些过时,但是某些桥段仍然能让人会心一笑。
该片上映后,最终收获了2900万港币的票房,位列内影年票榜榜的第四位,许冠文的事业肉眼可见的有了好转,而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除了电影本身得到了观众认可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那就是上映的时间延长了,这部鸡同鸭讲是7月14号上线的,到了8月24号才下线,足足上映了40天,这在现在看来当然很正常,但是在当年那可是很少见的,尤其是在嘉禾院线放映的电影,一般只上映两三个星期,比如上一年的票房冠军《龙兄虎弟》,也只不过放映了28天,同样是成龙的《A计划续集》,在暑期档上映21天后就下线了,即便是只上映21天,但是《A计划续集》仍是上映年票房榜的第三名,仅比第二名新艺城出品的《监狱风云》少17万港币,但监狱风云可是足足上映了50多天,我们可以推测一下,A计划续集如果延期一周,那票房成绩定是可以超过监狱风云的,但嘉禾就是毫不犹豫的给下了,然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嘉禾旗下的卫星公司太多,积压的片子也很多,所以给每部电影的档期都有限。
许冠文在嘉禾旗下的时候,自然也不能免除被强制下线的命运,于是便转投了新宝院线,同样面临这个困扰的还有洪金宝,所以在新宝院线成立的时候,也跟许冠文一样投靠过来了,只不过他跟嘉禾并没有断干净,那一间宝禾电影仍是嘉禾的卫星公司,然后他又以宝祥电影的名义,成为了新宝院线的卫星公司,只不过新宝这家新院线,在宣发,发行等环节,终归是不及嘉禾经验那么丰富,所以那一部《鬼掹脚》并未收获很好的成绩,但1988年的洪金宝显然并不怎么在意票房,因为这一年,他最满意而且也是最看重的一部片子,并不是那部大卖的《飞龙猛将》,也不是这一部,与新宝第一次合作的《鬼掹脚》,而是一部名不见经传的文艺片。
那部电影的票房虽然只有170万港币,甚至还不如飞龙猛将的零头多,但意义却堪称重大,因为该片让洪金宝第二次拿到了金像奖的影帝奖杯,也让他的师傅于占元时隔十几年后再次回到了香港,该片的名字就是《七小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