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M040120Z SiC MOSFET在充电桩中的应用:低关断损耗与高栅氧可靠性的技术优势
B3M040120Z SiC MOSFET在充电桩中的应用:低关断损耗与高栅氧可靠性的技术优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桩对功率器件的效率、可靠性及高温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基本半导体推出的第三代SiC MOSFET——B3M040120Z,凭借其优异的关断损耗(Eoff)与栅氧可靠性,成为充电桩电源模块的理想选择。本文将从技术参数、实测数据及实际应用场景出发,解析其在充电桩中的核心优势。
倾佳电子(Changer Tech)-专业汽车连接器及功率半导体(SiC碳化硅MOSFET单管,SiC碳化硅MOSFET模块,碳化硅SiC-MOSFET驱动芯片,SiC功率模块驱动板,驱动IC)分销商,聚焦新能源、交通电动化、数字化转型三大方向,致力于服务中国工业电源,电力电子装备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倾佳电子杨茜致力于推动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全面取代进口IGBT模块,助力电力电子行业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功率器件三个必然,勇立功率半导体器件变革潮头: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模块全面取代IGBT模块和IPM模块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IGBT单管和高压平面硅MOSFET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跟住650V 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SJ超结MOSFET和高压GaN 器件的必然趋势!
B3M040120Z的关断损耗显著低于同类竞品,直接提升系统效率:
实测数据对比
Eoff低至162μJ(测试条件:V_DC=800V, I_D=40A, Rg=8.2Ω),较竞品C3M0040120K(231μJ)降低30%。
总开关损耗(Etotal=826μJ)较竞品减少4%,高温下优势更明显。
高频应用适配性低Eoff使其在LLC、移相全桥等高频拓扑中表现优异,尤其适合软开关场景(如客户实测的单级矩阵变换器),可显著降低系统损耗,提升整机效率。
能效收益在40kW充电桩模块中,B3M040120Z与进口品牌效率相当,但通过优化驱动电压至+18V,可进一步释放性能潜力。
二、栅氧可靠性:保障长期稳定运行B3M040120Z通过优化栅氧结构与工艺,实现高耐压与低漏电特性:
高击穿电压余量
BV_DSS实测值达1590V(标称1200V),超出竞品C3M0040120K(1534V)和IMZA120R040M1H(1510V),抗瞬态过压能力更强。
阈值电压稳定性
V_GS(th)在25°C时为2.7V(典型值),高温下仍能有效抑制误开通。
低栅极漏电流
I_GSS+(V_GS=18V)低至46.6nA(Tj=25°C),高温(125°C)下漏电流增长可控,确保长期工作稳定性。
三、充电桩应用场景适配性高效率与高功率密度
低R_DS(on)(40mΩ@18V)与快速开关特性(t_r=31ns,t_f=10ns),支持充电桩模块实现96%以上的整机效率(PAGE 7),同时减少散热器体积。
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
结温支持175°C,结合TO-247-4封装的高散热能力(R_th(j-c)=0.48K/W),温升测试中与竞品表现接近(PAGE 8),适用于高功率密度设计。
驱动方案优化
建议搭配带米勒钳位功能的驱动芯片(如BTD5350MCWR),通过负压关断(-4V)抑制误开通,进一步提升系统可靠性。
40kW充电桩模块对比测试
在750V/30kW工况下,B3M040120Z的驱动负压尖峰(-3.757V)浅于竞品(-4.369V),降低EMI风险。
突加载/卸载过程中,V_DS尖峰(852.8V)与竞品相当,展现优秀的动态响应能力。
单级变换拓扑实测
采用矩阵变换器的客户实测数据显示,B3M040120Z因Eoff优势,效率较某进口40mΩ器件提升0.3%,验证其在软开关场景的竞争力。
五、总结B3M040120Z通过低关断损耗与高栅氧可靠性两大核心优势,为充电桩电源模块提供了高效、紧凑且耐用的解决方案。其性能参数经多场景实测验证,可显著提升系统能效,降低运维成本,助力下一代高功率充电桩的快速发展。
选型推荐场景:
40-60kW LLC/移相全桥DC-DC模块
高频矩阵变换器拓扑
需长期高温运行的快充桩
技术咨询:请联系BASiC基本股份SiC碳化硅MOSFET一级代理商倾佳电子杨茜 微信&手机:13266663313,获取定制化驱动与散热设计方案。
基本半导体创新驱动能效,碳化硅赋能未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