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客机场打网约车,秒级同步泊位,治标不治本有说道

历史瞭望之眼 5天前 阅读数 12 #历史
拎着大包小包,从浦东机场落地,好不容易连上WiFi,叫了辆网约车,结果…车在哪儿?B2层3区2368,这是啥玩意儿?别说国外来的朋友,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得在偌大的停车场里转悠半天。

你说,这大魔都的脸往哪儿搁?最近,享道出行和浦东机场搞了个“秒级泊位同步”,号称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简单说,就是你在APP上叫了车,能实时看到车的位置、车牌号,甚至连停在哪个车位都一清二楚。听起来是不是很炫酷?但等等,这真的是“智慧出行”的终极解决方案吗?还是说,只是在“人找车”的迷宫里,加了几个更亮的灯泡?不得不承认,这“秒级泊位同步”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以前在机场停车场里,经常看到旅客拖着行李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司机也憋屈,明明到了,却愣是找不到人,空耗时间。

有了这个新功能,至少能省去不少瞎折腾的时间。但我们也要看到,这背后反映的是什么?是超大型交通枢纽在旅客集散方面的先天不足。浦东机场吞吐量巨大,每天进出港的旅客数以万计。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将这些人疏散出去,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挑战。再往深里挖一层,你会发现,这其实是“效率”和“体验”之间的博弈。机场追求的是高效运转,尽可能缩短旅客停留时间,提高航班周转率。但对于旅客来说,他们更希望获得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而这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冲突。

网约车平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冲突。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网约车数量庞大,管理难度增加;司机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乘客体验难以保证;高峰时段,供不应求,价格水涨船高……所以,与其说是享道出行和浦东机场解决了“打车寻车难题”,不如说是他们在这个复杂的系统里,找到了一处可以优化的节点。这当然是好事,但远远不够。有人可能会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我们不能要求太高。但问题是,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中国人口太多,没办法”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城市规划是否合理?公共交通是否足够发达?网约车平台的监管是否到位?

说到底,“秒级泊位同步”只是一个技术手段,它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它更像是一个“创可贴”,暂时缓解了疼痛,但没有触及病灶。想真正解决“打车寻车难题”,需要的是系统性的思考和改革。要从城市规划入手,优化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要加强对网约车平台的监管,规范司机行为,保障乘客权益。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更智能的交通调度,提高整体效率。当然,这需要时间和耐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智慧出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创新,总有一天,我们能告别“人找车”的尴尬,真正实现“车等人”的便捷。就像开头说的,从浦东机场落地,不再是“迷宫寻车”的噩梦,而是一场轻松愉快的旅程的开始。也许,这才是“智慧出行”的真正意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历史瞭望之眼

历史瞭望之眼

站在高处,瞭望历史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