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谈商战系列之一:财经报告文学《商战诸葛之三十五计》连载

金山谈商战 1周前 (05-05) 阅读数 0 #财经

《商战诸葛之三十五计》序言

艾  丰

尽管很忙,我还是把中国冶金报记者马金山写的《商战诸葛之三十五计》这本书从头至尾地看了一遍。倒不完全是为了写序言,也不完全因为李裕荣是我熟悉的朋友,主要因为书的内容对我有吸引力。

一个人的身上有这样多的故事可写,而且这些故事又含有如此深刻的寓意,着实地不容易。所以,我想,称李裕荣同志为“商战诸葛”,既不为虚,也不为过。

阅读本书之后,我有如下几层感想要说一说。

第一层,我想到,我们应该像李裕荣那样,潜心地学习和把握市场竞争的规律和技巧。我认为,企业管理是科学加艺术。科学者,有规律可循;技巧者,有艺术可言。直接运用于商战者的营销战略和策略,是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科学和艺术的化合物。

由于本书主题是商战中的谋略,所以更多的谈的是艺术和技巧方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对商业的轻视和贬低的偏向。“无商不奸”已成了通行的说法,人们干脆就把从事商业的人称为“奸商”。其实,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要取得胜利,没有一定的计谋是不行的。把市场竞争的计谋和策略统统看成是“奸诈”,把自己变成一个傻头傻脑的家伙,在市场竞争中总是扮演失败的角色,恐怕并不能获得“高尚”的赞誉。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的企业不仅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还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就需要研究市场竞争的谋略了。因此,我们可以说,有没有成熟的市场竞争谋略,这是一个企业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也是企业经营者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针对中国目前的情况,提倡花更多的精力来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是当务之急。

第二层,我认为,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在借鉴主人公的谋略的时候,切不可忘记这些谋略得以实施的基础条件。李裕荣所在的武汉钢铁公司是一个好企业,它在各个方面为营销人员提供了比较好的基础条件,这样就使得李裕荣可以利用这些条件,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比如他总结的“以快取胜,以诚取胜,以优取胜,以稳取胜,以新取胜,以惠取胜,以专取胜,以合取胜,以奇取胜,以侍取胜”的十大取胜策略,如果没有企业自身的坚实的管理作为基础,大部分都是很难实施的。

提出这个问题的意义,不是想否定商战谋略的重要,而是在于提醒人们,要把商战谋略的把握和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的改进结合起来。而许多企业管理的改进,是要从商战的需要出发的——企业管理如何,要看它是否适应商战的需要,是否提高了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这也可以看成是“枝叶”对“树根”的反哺。由此必须重新估价营销人员在一个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参与商战的营销人员,他们的任务决不只是卖东西,还要把市场的信息——包括直接信息和深层信息,反馈给企业,对企业的整个的经营管理战略给予影响。不然,人们常说的“以市场为导向”,大半就成了空话。

第三层,我认为在阅读此书的时候,还应该把握好市场竞争规律和市场竞争技巧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利润最大化规律,恐怕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律。而市场竞争规律正是在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形成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反映。李裕荣之所以把市场竞争的技巧运用得那么好,就是因为他把握住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市场竞争的规律,并把它们用活了。

从当前我国市场竞争的情况看,人们还远远没有吃透这中间的规律性的东西。价格大战,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而过度的价格竞争成了人们苦恼的事情,许多企业因此而效益下降。

从产品(和服务)参与竞争的角度看,市场竞争是可以分为三个档次的。第一个档次是“价格竞争”,简言之,就是靠低廉的价格占领市场,打败对手。但这种占领是只在价格低的情况下的占领。第二个档次是“质量竞争”,简言之,是靠上好的质量取信于消费者。这种占领则是在信誉上的占领。要比价格的占领更久远。第三个档次是“创新竞争”,简言之,这是靠新产品新工艺的竞争。这种竞争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市场,也会得到相应的“垄断价格”,从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利润率。一般地说,价格竞争是比较低档次的竞争。虽然这种竞争会永远存在。做到这点很容易,降价就是了。而质量竞争和创新竞争就不是要做就能够做到的,提高质量和形成开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我们有理由认为,今天的中国的许多企业,还没有学会在这三个档次上全面地进行市场竞争,只是沉溺在价格竞争一个档次上进行过度的激战。如果展望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就更需要提高我们企业的竞争档次了。

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关系看,市场竞争也可以分为三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规模竞争”,看谁的规模搞得大,谁便更能获得规模效益。在许多行业没有规模简直是无法生存的。第二个档次是“品牌竞争”,看谁的牌子响,谁就可以更多利用名牌的优势,充分发挥名牌的开拓力、内蓄力、扩张力的功效。第三个档次是人才竞争。任何市场竞争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任何竞争方式和策略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好主意操作坏了,也不是很少见的事情。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的问题就更加重要了。

第四层,此书清楚地告诉我们,商战谋略是建立在综合的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要把握和运用这些谋略,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和把握以至自己创造某些谋略,没有综合的深厚的文化功底是不行的。从书中描述和阐述的李裕荣的这些谋略中,我们看到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内涵,也看了世界西方现代文化的内涵,看到了经济学的内涵,也看到了社会学、文学、哲学的内涵,看到了计谋即智慧的内涵,也看到了道德即品质的内涵。可以说,商战谋略是在人类整个文化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它的建立和发展又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它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五层,也是最后一层,我想应该归结到我国企业家队伍——也有人称为“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和发展。企业家的生产——即企业家的造就,成为最尖锐的问题。不仅如此,企业家的再生产,即企业家的继承和发展,更成了尖锐的问题。在中国,企业家的形成机制和延续机制,都还远远没有形成。为此我们要做出极大的努力。人们说,在现代社会,在当今的中国,最稀缺的资源是企业家。由上面几个层次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理解企业家之所以稀缺的原因,其实原因还远不止这些。有人说,企业家是天生的,有些人再培养也不能成为企业家。如果我们同意这种论点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补充一句:天生的禀赋也是需要后天开发的。这种开发当然包括别人的开发和自我开发。商战诸葛李裕荣可能更多的是自我开发。

由此我们必须深入地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我们在发现企业家资源方面做得如何?

我们在培育企业家资源方面做得如何?

我们在利用企业家资源方面做得如何?

我们在保护企业家资源方面做得如何?

总之,我想应该好好地读一读《商战诸葛之

三十五计》这本书,它不仅给我们许多实用的东西,更能够引起我们多方面的深入思考。

(艾丰为我国著名记者、新闻理论家、经济学家、原《经济日报》总编。本序言发表于2003年1月18日《中国冶金报》4版_)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金山谈商战

金山谈商战

高级记者、报告文学作家、教授、民企高管。出版五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