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四季村晚”——热在乡村、乐在群众
69元能买到什么?泰山植物染的全套体验加文创产品。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的区级非遗项目泰山植物染代表性传承人靳爱军告诉记者,过去几年,得益于到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她的文创体验工坊的生意愈发红火。槐米、桑葚、葎草……许多带颜色的植物,经过与棉布的浸染,成为一件件图案生动的创意产品。
靳爱军的美好生活,也是泰安市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日前,山东省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泰安市举行,山东梆子《十一国》、现代小戏《非遗工坊》等表演节目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现场还设有非遗市集、农产品展示,为观众带来一场汇聚多元艺术、饱含齐鲁风味的文化大餐,靳爱军和20多位泰安市扎根乡村的非遗传承人一同参加非遗市集,收获颇丰。
活动现场,不时有市民、游客走到摊位前,询问泰山植物染文创商品的制作工艺和价格。靳爱军一一解答,并让员工穿上植物染的披肩展示。
游客在泰安市北上高村村史馆参观 苏锐 摄
春天对于靳爱军而言,总是有好事发生。不久前,经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的牵线,靳爱军入驻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非遗工坊。王林坡村是当地有名的乡村旅游村,为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村庄今年开始发力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增加文化内涵,靳爱军以后将在王林坡村常态化展示泰山区民俗文化。
近年来,山东省坚持“农民主体、热在乡村、乐在群众”的原则,引导各地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性,持续办好“四季村晚”,更好地发挥其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乡村振兴丰硕成果、促进乡村文旅融合、树立文明乡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泰安市白马石村,村口环山路是很多爬泰山游客的必经之路。曾经,白马石村被认为是“靠着金山要饭吃”:尽管泰山游客很多,但是白马石村没有融入旅游线路,相关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
自2021年开始,白马石村开始奋起直追,先是将以前错车都困难的进村道路拓宽翻新,又大力发展红石榴产业,并在村口建起了红石榴文化园。
山东省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举办当天,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系2023级学生刘鑫,正和同学一起给白马石村的民宿绘制泰山风光壁画。白马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兴新介绍,现在村集体打造的民宿是由原来的村小学翻建而成。“民宿坚持平民价格,一晚上200多元,每年能为村庄增加集体收入约60万元。”赵兴新说。
为了提高整个村子的“颜值”,白马石村近几年坚持与高校合作,主动申请成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的“试验田”。壁画、文创造像在村庄随处可见,推动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在泰安市北上高村,村庄打造了超过4000平方米的文化驿站,村民自发捐赠的老物件充实了村史馆,村民自编自演的“村歌”逢年过节都会在村广场唱响,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
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泰安市注重用特色产业让大家的口袋“鼓起来”。
泰安市口金包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会专,在泰山风景名胜区附近运营一家“礼遇泰安”文创商品店。经过多年发展,周边村民制作的土特产不再发愁销路,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有村民经营起了民宿,吃上了旅游饭。
刘会专告诉记者,如今到泰安的游客,对于“村礼”非常感兴趣。不论是村庄的土特产,还是带有民俗文化印记的旅游纪念品,都十分受欢迎。2024年她的店铺售出超过600万元的泰山纪念品。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山东将每季开展一次“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各市围绕本地文化旅游特色资源,结合当地民俗节庆,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四季村晚”活动,让其真正成为群众才艺大舞台、特色文化大秀场、文旅融合大平台,充分展现新时代乡村文化活力,为全省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