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画家:他用画笔留住十里花香,一生坎坷却画出人间至美

踏雪逛长安 1周前 (03-22) 阅读数 14 #历史

恽寿平 花鸟杂画册 上海博物馆藏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文人墨客最钟爱的时节。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最能代表春天的,莫过于那些绽放的花朵。它们是大自然最美的诗篇,也是生命最动人的宣言。而在中国绘画史上,有这样一位画家,他将花朵的美定格在画纸上,让花香永不消散。他就是清初花鸟画大师——恽寿平。

恽寿平的画,不仅是对自然的描摹,更是对生命的礼赞。可以说,恽寿平用自己的一生画尽了他所能见到的每一朵花,在他之前,没有人将花儿画到这么入骨,在他之后,也未有一人真正画出他那样的神气,在他的画中我们仿佛能闻到十里花香!

然而,这位画坛巨匠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与传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恽寿平的世界,感受他用画笔书写的人生故事。

坎坷人生:从俘虏到画坛巨匠

恽寿平 《花卉图册》上海博物馆藏

恽寿平出生于明末清初的动荡时代,虽然家境尚可,但战争的阴影很快笼罩了他的家族。他的父兄纷纷投身抗清战争,年仅十几岁的恽寿平在战乱中与父亲失散,哥哥战死,自己则被清军俘虏,沦为阶下囚。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被清军总督陈锦的夫人收为养子。在总督府,他过上了优裕的生活,但思乡之情始终萦绕心头。五年后,陈锦遇刺身亡,恽寿平随灵柩北归时,在灵隐寺与失散多年的父亲重逢。这段曲折的经历,不仅塑造了他坚韧的性格,也让他的艺术多了一份超脱与淡然。

“耻作天下第二”:与王翚的亦师亦友

恽寿平 《花卉图册》上海博物馆藏

恽寿平在画坛的成就,离不开他与另一位清初画坛巨匠——王翚的深厚友谊。两人志趣相投,常一起游历山水、切磋画艺。恽寿平曾为王翚的作品题跋,使其画作更添光彩。然而,恽寿平却对自己的山水画并不满意,他曾对王翚说:“是道让兄独步矣,恪妄耻为天下第二手。”

于是,他另辟蹊径,将目光转向了花卉画。他笔下的花朵,不仅形态逼真,更充满了灵动与生机。他的《花卉图册》堪称没骨法的巅峰之作,花瓣不用墨线勾勒,全凭色彩渲染,却能将花朵的娇艳与风姿表现得淋漓尽致。

没骨法的传承与创新

恽寿平 《花卉图册》上海博物馆藏

没骨法并非恽寿平首创,早在南北朝时期,张僧繇就曾用没骨法画山水。北宋的徐崇嗣则将这一技法运用到花鸟画中,但此后逐渐失传。恽寿平为了不让这一技法湮没于历史,潜心研究历代花卉画,最终将没骨法推向了新的高度。

他的没骨花卉画,不仅注重形态的写实,更追求神韵的表达。正如他所说:“变化本由于刻画,妙在相参而无碍。”他的画作既有自然之美,又有艺术之韵,真正做到了“色、光、态、韵俱佳”。

影响深远:常州画派的奠基人

恽寿平 《花卉图册》上海博物馆藏

恽寿平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他个人的创作,更在于他对后世的影响。他开创的常州画派,成为清代最具影响力的画派之一。他的追随者如马元驭、蒋廷锡等人,继承并发扬了他的艺术风格,使得没骨花卉画在清代画坛独树一帜。

就连乾隆时期的权臣富察·傅恒也曾公开表示:“凡以四王、吴、恽书画馈我者受之,他则否。”可见恽寿平的作品在当时已是千金难求。

画如其人:真君子的洒脱与淡然

清 恽寿平《 蓼汀鱼藻图》故宫博物院藏

恽寿平的一生,虽然饱经磨难,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他的画作中,看不到愤懑与哀怨,只有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正如他的《蓼汀鱼藻图》中就可见到这种典雅平和之感,在此图中,构图简洁,无远、中、近景之分,仅绘青山园池的一隅 :蓼花、翠竹与湖石相结合,构筑出通透恬淡的意境,数尾游鱼惬意的神态又为全幅平添了几分生机和意趣,让人见之忘俗。

他用画笔记录下了春天的美好,也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精神。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美,就能创造出永恒的艺术。

恽寿平的画作,就像春天里永不凋谢的花朵,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他的一生,是对美的追求,也是对生命的礼赞。正如那句名言:“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恽寿平用他的画笔,为我们留下了最美的春天。

如果你也被恽寿平的故事打动,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感受。

恽寿平 《花卉图册》上海博物馆藏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踏雪逛长安

踏雪逛长安

讲有温度的历史,品百味人生